国内支付结算系统研究
李甜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本文从支付结算相关法律系统、支付结算工具系统、支付结算服务系统、支付结算网络系统及支付结算监管系统五个方面集中分析我国支付结算系统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国内支付结算系统;国外支付结算系统;金融稳定
一、支付结算系统概述
支付结算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收付过程的工具,就是资金清算和转移的渠道。支付结算系统由支付结算相关法律系统、支付结算工具系统、支付结算服务系统、支付结算网络系统及支付结算监管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上述五个子系统既具有各自的独特功能,又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二、国内支付结算系统分析
1.支付结算网络系统
支付结算网络系统是支撑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最终结算的通道。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
2.支付结算工具系统
目前,我国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与新型电子支付工具并存。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主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银行卡及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等结算方式。近年来,随着支付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电子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应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量呈上升态势,其他传统种类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如银行汇票、汇兑等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托收承付和特约委托收款结算方式逐渐被定期借记等业务取代。
3.支付结算服务系统
我国支付结算服务组织主要由中央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化支付清算组织这几个大的方面组成。服务方面的系统直接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支付体系中的能动要素。
4.支付结算相关法律系统及支付结算监管系统
在这一环节,将法律系统和监管放到一起来分析,其原因在于法律本身就是监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支付体系监督管理的基本准则,是指为实现支付体系的公共政策目标,维护支付体系安全性和效率,对服务组织、支付系统和支付工具进行的公共管理行为。目前,为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人民银行以“安全和高效” 为监督管理目标,努力建成高效安全的支付结算系统。
三、我国支付结算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支付结算工具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国结算工具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结算工具的多样性可以适应单位和个人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需求,但这些结算工具虽种类较多,有的结算工具适用范围小,社会需求很小,例如本票的签发率与支票相比,不足支票签发量的万分之一;有些票据的功能发挥不够,例如绝大多数银行不作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使商业承兑汇票的流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票据化结算程度不高,,票据使用范围不广,票据结算业务量少。
(二)支付结算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
1.内部监管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创新的力度大大增强,支付结算系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对于支付结算实际操作,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远滞后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设备技术应用能力欠缺,都导致了支付的安全性大大折扣,加大了支付风险。
2.信息系统与结算系统连接有限
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开发推广了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居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等,但这些系统至今未能与支付结算系统进行很好地连接,相关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比对,致使支付结算业务系统信息单一,造成许多支付结算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导致结算监管工作受到局限。
3.监管部门衔接不够
除了结算机构的内部监管外,外部的监管也尤为重要,是支付结算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另一道防火墙。然而我国的监管系统还不够完善,法律法规是监管的一个方面,但是监管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内中央银行以及分立出来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两者的存在使得监管的矛盾突出。
四、完善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议
(一)针对支付结算工具系统
面对我国支付结算工具使用种类较少,先进的工具使用度还是不高的状况,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扩大支票使用范围、加大票据业务技术创新力度、增加商业票据的种类、完善商业票据发行和交易方式、培育票据经营专业化机构等有力措施促进票据业务的规范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围绕受理市场建设,推进银行卡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统一,努力改善受理环境,扩大受理范围,促进银行卡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制订并颁布《银行卡条例》,健全银行卡法律制度,为银行卡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还要加强同国外支付体系的沟通和连接。
(二)针对支付结算监管系统
1.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
要成立由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审计署等组成的支付清算委员会,并以中央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基础,成立国家清算银行,使其成为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与商业银行内部资金汇划系统、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交易所结算部门共同构成中国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架构。
2.健全监管管理体制
一是在纵向管理上,建立和充实从总行到基层行处的结算管理机构,一级抓一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横向服务上,减少多部门、多环节结算服务机构,配备结算专管员,负责本行处结算的组织、宣传、账户管理、柜面服务、质量检查等工作;二是健全结算管理规章制度,如“结算岗位责任制”、“结算业务处理流程与操作规程”、“清算系统管理规定”等。
3.积极开发推广相关业务系统,将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居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与支付结算系统联接,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由业务系统自动对相关信息适时进行比对,遏制违规结算业务,促进支付结算制度有效落实,提高结算监管工作水平,维护健康的支付结算秩序。
五、结论
全文对于国内外支付结算系统的比较研究,虽然只是主要分析了美国的支付结算系统,但仍可以看出国内支付结算系统的问题所在。在支付结算系统改进的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方面。只有认识到问题所在,从不足中不断创新进步,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支付结算系统,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编号:17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