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农业保险的农民收入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4:24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保险的农民收入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效用分析 GMM方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其具有弱质性,在应对和防范风险方面的能力较弱。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能够在时空上分散农业风险。党的十八大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都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保险是经常提及的一个词汇。可见在发展农村经济、开展农业生产时,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相关问题投入了极大的关注。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而在“三农”问题中,农民的收入问题是一个难点,该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农业保险能否在改善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呢?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农业保险需求及福利效应等理论作为基础,分析了农业保险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本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论述了研究课题的意义、背景以及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文中应用的一些理论和相关概念,如福利效应理论、农业保险概念以及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在第三部分中,本文首先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情况;其次,结合农业保险促进收入稳定的有关理论,从保费支出与赔付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机制;然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结合我国各省份农业保险相关数据资料,从保费支出、赔付额及总效应这三个层面,探析农业保险的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第五部分本文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积极互动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为中西部发展农业提供更多保险支持、以农业保险为基础针对农业收入构建科学的增收机制、推进农业巨灾保险建设、加强农业保险主体监管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一、在采用实证分析法展开研究时使用了面板数据,比起时间序列,样本信息数据更为丰富,它减少了变量间的共线性,能使预估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二、从农业保险保费支出和赔付额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将多个控制变量引入到模型当中,包括城镇化率、人力资本、人均资本等,这能防止因缺少变量而影响分析结果;三、本文实证分析的层面既包括国家层面,又具体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较少的。
【关键词】:农业保险 农民收入 效用分析 GMM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5
  • 1.2.3 研究评述15-16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16-17
  • 1.4 研究的创新点17-18
  • 2 相关理论基础18-27
  • 2.1 农业风险与农业保险理论18-22
  • 2.1.1 农业风险的含义与类型18-19
  • 2.1.2 农业保险的概念与分类19-21
  • 2.1.3 农业保险的作用21-22
  • 2.2 农业保险福利效应理论22-24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22-23
  • 2.2.2 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23-24
  • 2.2.3 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24
  • 2.3 动态面板数据分析24-27
  • 2.3.1 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的概述25
  • 2.3.2 动态面板数据分析的基本形式25-26
  • 2.3.3 面板系统与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方法26-27
  • 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农民收入现状分析27-43
  • 3.1 我国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情况27-34
  • 3.1.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27-30
  • 3.1.2 我国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情况30-34
  • 3.2 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34-37
  • 3.2.1 农民收入增长变化情况34-35
  • 3.2.2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35-37
  • 3.3 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应分析37-39
  • 3.3.1 农业保险保费支出的效应机制37-38
  • 3.3.2 农业保险赔付的效应机制38
  • 3.3.3 农业保险的综合效应分析38-39
  • 3.4 我国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39-43
  • 3.4.1 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制度不完善39-40
  • 3.4.2 针对农业保险制定的法律法规较少40
  • 3.4.3 农业保险产品尚不能全面满足稳定农民收入的需求40-41
  • 3.4.4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缺少规范性41-42
  • 3.4.5 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制度缺少完善性42
  • 3.4.6 农户风险管理和保险意识薄弱42-43
  • 4 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43-52
  • 4.1 实证假设条件43
  • 4.2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43-45
  • 4.2.1 指标遴选43-44
  • 4.2.2 动态模型的选择44-45
  • 4.2.3 面板系统GMM分析方法的构建45
  • 4.3 实证分析45-50
  • 4.3.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45-46
  • 4.3.2 单位根检验46-47
  • 4.3.3 我国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总体检验47-48
  • 4.3.4 农业保险保费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检验结果48-49
  • 4.3.5 农业保险赔付给农民收入带来影响的检验结果49-50
  • 4.4 小结50-52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2-57
  • 5.1 研究结论52-53
  • 5.2 政策建议53-57
  • 5.2.1 依托农业保险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53
  • 5.2.2 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保险支持力度53-54
  • 5.2.3 对农业保险政策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54
  • 5.2.4 加快完善农业再保险制度54-55
  • 5.2.5 推进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55
  • 5.2.6 加强农业保险主体监管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历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文;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J];农场经济管理;2000年01期

2 曹颖;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期

3 顾江;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2期

4 刘芙,陈虹;关于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构想[J];农业经济;2000年08期

5 吴扬;世贸政策与中国的农业保险[J];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6 刘新平,王新建;团场农业保险问题浅析[J];石河子科技;2001年02期

7 洪涛,郑强;农业保险事关农民利益[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12期

8 朱忠贵;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覃必英,任廷旭;农业保险:现实与选择[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3期

10 贾亚男;入世后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J];新疆农垦经济;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红;;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2 刘素春;程承坪;;农业保险理论进展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3 李林;王健;;农业保险的消费调研与实证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1)[C];2010年

4 高涛;;我国的农业保险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5 李保华;;在我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兴灿;;剖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盲点和难点[A];山东省保险学会2010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保险强省建设”征文颁奖仪式暨保险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毅文;;农业保险将第三次勃兴的思考[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魏国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9 呼应;方兴;;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晓;;农业保险困境的经济学分析[A];“竞争、合作与发展”保险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业大省呼唤农业保险[N];安徽日报;2005年

2 盛文鹏;农业保险,何时走进寻常农户家[N];安徽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嵘;农业保险春暖待花开[N];中国保险报;2004年

4 李亚彪 于力 肖敏;农业保险两头“遇险”[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白育红;发展农业保险还要靠自己“找奶”[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永芹 何旭;农业保险如何做大?[N];重庆日报;2004年

7 记者 璩立国;农业保险:80亿元可活局[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实习生 项硕;我市农民期待农业保险[N];金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晓东;农业保险:剃头挑子“一头热”?[N];江淮时报;2005年

10 记者 江帆;农业保险扭转萎缩局面[N];经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施红;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优化风险配置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张小芹;农业保险持续稳健发展的主体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龙文军;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赵君彦;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田丽;陕西农产品生产经营中农业保险支持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袁连升;吉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徐黎明;中国农业保险的政府行为、利益博弈及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何文强;理论与制度:我国农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孙香玉;农业保险补贴的福利研究及参保方式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玲玲;我国农业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理论与现实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华北;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许丽丽;关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立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娄明远;浅析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新型农业保险[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杜春霞;内蒙古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愿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6 范晓怡;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杨和琳;江西省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朱水连;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和政府的行为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剑;连云港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曾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4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6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