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14:22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差异 待遇水平 评价


【摘要】:我国新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了正常的调整机制,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日益提高,多渠道筹资机制逐渐成熟,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不仅得到了保障,还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基本养老制度呈现“非均衡性”发展趋势,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水平在不断调整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待遇水平群体差距拉大。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之所以呈现如此复杂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整未能走上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立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改革,使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趋向合理,具有现实的研究必要和实践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差异的文章有很多,但对城镇基本养老待遇水平的差距进行系统化评价分析的文章却很少,尤其缺乏从地区差别和群体差距角度对城镇养老金待遇水平差异进行深层次评价的研究。本文以此为创新点,依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大量实证数据,结合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相关数学模型的技术支撑,从社会保障学、哲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现状、待遇差距形成的原因,探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改革,以寻求一种既允许适度差异存在,又兼顾公平效率原则的较完善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调整机制,这些努力势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体系。 本文认为,应当坚持国家责任和市场规律有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过程;坚持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调整养老金缴费水平和给付水平,有效缩小城镇职工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增长成果,增进社会和谐,促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提出四条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节机制,,二是完善多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三是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四是建立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 差异 待遇水平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目录10-13
  • 第1章 绪论13-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文献综述15-19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7-19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9-21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19
  • 1.3.2 研究方法19-21
  • 1.4 创新与不足21-22
  • 1.4.1 创新点21
  • 1.4.2 不足21-22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2-29
  • 2.1 相关概念界定22-25
  • 2.1.1 基本养老保险22-23
  • 2.1.2 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居民23-25
  • 2.2 相关理论基础25-29
  • 2.2.1 阿瑟·奥肯公平与效率理论25-26
  • 2.2.2 庇古福利经济学理论26-27
  • 2.2.3 萨缪尔森国家干预主义理论27-29
  • 第3章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比较29-37
  • 3.1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度量指标29-30
  • 3.2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比较30-37
  • 3.2.1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区域差异30-35
  • 3.2.2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群体差异35-37
  • 第4章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37-43
  • 4.1 历史原因37
  • 4.2 经济发展水平37-40
  • 4.3 观念与政策40-42
  • 4.3.1 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不利因素40-41
  • 4.3.2 相关政策的缺失41-42
  • 4.4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42-43
  • 第5章 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异的合理性评价43-52
  • 5.1 地区差异的合理性评价43-49
  • 5.1.1 评价标准43-44
  • 5.1.2 评价方法:一致性系数法44-45
  • 5.1.3 一致性系数构建及评价结论45-49
  • 5.2 群体差异的合理性评价49-52
  • 5.2.1 评价标准49
  • 5.2.2 评价方法:一致性指数法49
  • 5.2.3 一致性指数的计算及评价结论49-52
  • 第6章 调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距的原则与对策52-61
  • 6.1 调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距的基本原则52-55
  • 6.1.1 体现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社会保障原则52-53
  • 6.1.2 体现国家责任与利用市场规律的原则53-54
  • 6.1.3 体现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54
  • 6.1.4 体现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54-55
  • 6.2 调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差距的对策55-61
  • 6.2.1 完善养老金待遇水平的调节机制55-57
  • 6.2.2 完善多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57-58
  • 6.2.3 尽快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58-59
  • 6.2.4 建立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法律保障机制59-61
  • 结论与展望61-62
  • 1、结论61
  • 2、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67-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丛春霞;;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12期

2 郭阳;;中国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 纪桂花;;浅谈多层次养老保险[J];经营管理者;2013年02期

4 景天魁;毕天云;;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J];理论前沿;2009年11期

5 高和荣;夏会琴;;去身份化和去地域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整合[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中会;;企业年金须在年底前移交专业机构管理[J];就业与保障;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新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2 邱艳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蒋欢;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4 张艺馨;丹东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许宇清;事业单位养老金职级差距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晓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7 于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的公平性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8 何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69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