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农产品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31 10:04

  本文关键词: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农产品为例 出处:《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流通产业链 绿色化 绿色技术 绿色文化


【摘要】:生态治理、绿色化发展理念、产业链社会责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文化建设对西南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生态治理是前提,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充分条件,社会责任、绿色技术、绿色文化、绿色化发展理念促进流通产业链绿色治理;绿色化发展理念、绿色文化传播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绿色文化、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流通产业链社会责任感。西南民族地区应改变发展部门只管经济、环保部门处理污染的对立分权现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绿色因素与技术研发充分结合,制定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产业链的社会责任制度,构建多元化环保系统,规避非绿色发展等。
[Abstract]:Ecological governance ,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 industrial cha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 green culture construc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een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industry chain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软科学计划面上项目“青藏地区冬虫夏草产业链治理研究”(2013GXS4D155) 贵州省软科学计划项目“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及治理模式研究”(黔科合R字[2015]2011-3号)
【分类号】:F7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西南民族地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构建起集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质量安全、服务设施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流通产业链,将不同种类的原生态山地特色农产品通过政府的“搭桥”政策,扩大销售规模,为农民消除销售瓶颈。但是,这种良好政府预期下的发展潜伏着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岳岷;刘甲库;;绿色发展转型:文献检视与理论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2 王珂;秦成逊;;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1期

3 吴永辉;;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化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4 汪延明;杜龙政;;基于关联偏差的产业链治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年07期

5 于立宏;郁义鸿;;纵向结构特性与电煤价格形成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6 胡杨;刘国花;;基于绿色化理念的新型工业化建设路径探讨[J];当代经济;2009年21期

7 王晓文;田新;李凯;;供应链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集中式外卖模式的案例研究[J];软科学;2009年07期

8 李丽丹;邱玲;钟u&;;用绿色化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2期

9 秦书生;;绿色文化与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与管理;2006年06期

10 吴平;供应链治理结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郝栋;绿色发展道路的哲学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张雷;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延明;;流通产业链绿色化治理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山地特色农产品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07期

2 苗书迪;;经济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路径探讨——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知识经济;2016年14期

3 陈钦;史策;;绿色发展:县域政府任重道远[J];林业经济;2016年05期

4 刘凯;任建兰;王成新;;中国绿色化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6年04期

5 秦立公;李娟;王宁宁;;西部民族地区非粮主粮化健康食品供应链品牌治理模式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6 杨凤祥;唐洁;;江苏民营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科技;2016年03期

7 张子啸;;纵向结构的配置效率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6年07期

8 李维安;李勇建;石丹;;供应链治理理论研究:概念、内涵与规范性分析框架[J];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01期

9 杨灿;朱玉林;;国内外绿色发展动态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10 原毅军;郭钰;;煤电产业纵向联盟定价研究——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J];经济问题;201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平振;论人类实践活动生态化[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2 邱振卓;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吴淼;基于信息产业的产业分化及其与产业融合的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魏平;纵向关系中的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5 姜帅;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赵铁蕊;中国杜仲产业发展态势、生产效率及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赵晓庆;土地伦理的理论探讨及实践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张润丽;中国地质调查科学发展途径与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9 张英杰;“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创新网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程燕;基于产业链视角的中国啤酒大麦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南平;向仁康;;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2 赵建军;;中国实施“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诸大建;;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4 高红贵;;中国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诸方博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5 周惠军;高迎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三个概念辨析[J];天津经济;2011年11期

6 周冬;;低碳经济与其他类似概念的辨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2期

7 许冬梅;;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访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8 杜龙政;汪延明;李石;;产业链治理架构及其基本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9 曹洪军;陈好孟;;不确定环境下我国绿色信贷交易行为的博弈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10 田江海;;绿色经济与绿色投资[J];中国投资;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国;;西南民族地区特色民营化道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0期

2 曹端波;;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3 张诗亚;张诗亚;贺能坤;周玉林;周玉林;;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9年09期

4 曹玉娟;;西南民族地区企业自主创新的困境与选择——以广西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2年11期

5 张强;;川西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分析及应对举措[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3期

6 马智利 ,王春兰;建立股份制企业集团 推动西南民族地区林业发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7 万红;论西南民族地区集贸市场的历史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8 龙延平,龙叶先;西南民族地区家庭初等中等教育可支配费用分析[J];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9 黄定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钦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斌;;西南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与对策[J];经济导刊;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西南民族大学 雁行;展现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之独特魅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娄贵品;不远万里,为谋团结[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张序;西南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应慎对少数民族宗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李培春;加快西南农村医学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04年

5 罗布江村 陈玉屏;用“和合偕习”精神建校育人[N];人民日报;2004年

6 杨筑慧;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引发的婚俗变迁[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刘志扬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N];中国民族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裕鸿;对外贸易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万红;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的起源与历史形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孟小军;断裂与链接[D];西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学伟;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虚假表演”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黎超;西南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邓蓉;西南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姜宝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苏慧;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文化品格弱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常静;中印贸易发展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影响力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王延霞;西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俸龙;西南民族地区农户旱灾调适行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韩永彩;广西沿海港口与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9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59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