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联盟技术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联盟技术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实证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变为正向的,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Abstract]: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network incom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a profit model of industrial al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na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Allianc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del. Embedding of structure and relation. The role of strong and weak relationship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alliance is furth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embeddedness of relationship brings more benefits to the alliance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weak relationship has brought more general knowledge channels, new ideas and supply and marketing channels to the members of the alliance, which has always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allian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ong relationship provides a lot of redundant knowledge and waste a lot of maintenance cos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al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refore, the net income brought by strong relationship is negative at this stage, howev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net income from strong relationship becomes positive, and the trend is rising year by year.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哥本哈根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技术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16AGL004)
【分类号】:F273.1;F426.471
【正文快照】: 1引言产业联盟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联盟兴起初期,企业之间形成的联盟多为生产型联盟。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以及技术不断革新,企业想要依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需要的所有知识和能力,不仅花费昂贵而且困难重重[1]。20世纪90年代以后,技术型与学习型的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婕,尹术飞,万君康;中国汽车技术创新再造工程[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2期
2 杜式斌;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创新[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2年05期
3 杨沿平;雷飞;周俊;;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J];汽车工程;2007年02期
4 王江;吕朋;巩顺龙;;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可行模式探析[J];经济纵横;2009年09期
5 马克超;;以技术创新推动汽车企业发展[J];企业导报;2011年02期
6 王亮;;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采购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13期
7 张建明;技术创新──永恒的主题[J];重型汽车;1996年06期
8 柳长立;二论正确理解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J];汽车与配件;1999年42期
9 王昌文;;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任重道远[J];汽车工业研究;2006年08期
10 苑健斌;尹景瑞;许滢;;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正权;标准与技术创新的互动[N];中国质量报;2003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获国家扶持[N];证券时报;2012年
3 张晓姝;人才匮乏制约汽车技术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古媛;无技术创新,无生存![N];国际商报;2013年
5 王建国 张华平;国产车用双层管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战略[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通讯员 许金亭 闫秀真 记者 王艺;靠核心技术创新领跑市场[N];邢台日报;2013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徐科;新能源汽车受重视 技术创新将获财政支持[N];证券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杜爱萍;让技术创新的激情燃烧[N];中国交通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小莎;技术创新奖励资金须专款专用[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年
10 记者 张德利;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N];南充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瑞;昆明春鹰板簧公司技术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薛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协同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6年
3 袁博;技术创新与汽车产业发展[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贾柠;市场结构对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5 梁丽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孙蕊芳;轿车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7 曾春花;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8 周双燕;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成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王亮;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采购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刘娜;天津市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效率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2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12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