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3 18:52

  本文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 企业社会资本 持续创新 动态能力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创新型产业集群不仅是区域创新重要发展载体,更是发展内生动力、破解矛盾、增强经济活力的根本措施。《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2050》明确指出创新、优化和持续发力,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集群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基础。集群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持续视角的创新是当前和将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和必定路径,也是一种适合于国情的重要创新方法。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等形成了丰厚的社会资本,是极具价值的一种资源、能力和关系,而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一种整体改进能力的能力,有效利用集群企业的社会资本将会对企业持续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梳理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学界对持续视角的创新研究并不多,从社会资本视角影响持续创新的分析研究尚属空白;现有研究对企业整体、内部、外部社会资本单一视角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但对内部、外部及各个维度以及内外部协同等多视角的深入研究较少;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和持续创新等相关领域的融合研究尚有不足,相关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揭示和实证。本研究以集群企业的持续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切入,引入动态能力,围绕着企业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来促进和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为核心问题,聚焦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和持续创新绩效间的影响关系研究。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丰富了持续创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为提高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绩效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围绕论文拟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在对研究主题相关的理论与文献简要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四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探索性案例研究,初步探寻社会资本对持续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凝练研究的初始命题。其次,运用规范性研究方法,基于SCP范式提出对论文拟解决核心问题的总体研究框架,即“企业社会资本——动态能力——持续创新绩效”。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揭示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动态能力和持续创新绩效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整体实证研究分为三个子研究展开:子研究一分析外部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子研究二分析内部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子研究三分析企业内外部社会资本的协同影响。第三,通过对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的问卷调查,综合运用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三个子研究进行了分析验证,剖析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进而正向作用于持续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以及内外部社会资本协同影响。实证表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对持续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内部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对持续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动态能力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内外部社会资本存在协同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研究发现如下:1、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的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借助创新型集群及创新网络的优势,培养结构维度外部社会资本,集群内企业能更好的摄取成长资源,进行机会识别和捕捉,增强企业的先动性,有助于企业动态能力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组织内部员工、部门(团队)之间维持较好的互动关系及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动态能力的吸收整合、重构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企业的动态能力。2、动态能力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的持续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机会感知能力提升,帮助企业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识别更多创新机会。吸收整合能力提升会增强组织在创新资源分配、生产与创新中的柔性。重构能力提升帮助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的要求。学习能力提升有助于企业将将潜在的机会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3、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的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对持续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动态能力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持续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路径,是通过内外部社会资本及各个维度和内外部相互协同,影响和提升企业的机会感知能力、吸收整合能力、重构能力与学习能力,进而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绩效的提升。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driving development , the innovative industry cluster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carrier of regional innovation ,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for developing endogenous power , breaking the contradiction and enhancing the economic vitality . Th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f cluster enterprises is a key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l social capital on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novative industry cluster enterprises .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1;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多渠道支持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9期

2 陈雨柯;;我国创新型产业发展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3 孙小丽;;政府在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作用[J];市场论坛;2012年04期

4 ;科技部认定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J];中国军转民;2013年07期

5 季建平;;半导体、电子设备:10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发布规模有望上千亿[J];半导体信息;2013年04期

6 姚杭永,吴添祖;解构创新型产业集群[J];今日科技;2004年12期

7 赵全超;汪波;王举颖;;基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创新型城市政府治理机制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赵忠华;赵凌飞;;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9 林秋月;;基于遗传算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员选择方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22期

10 ;蚌埠市:培育创新型产业 推进项目建设[J];安徽科技;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江;贺传皎;;政府干预下的深圳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制度设计[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屈翔;廖林清;贾秋红;;浅析重庆摩托车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进兵;邓金堂;;创新型产业集群文化的构建[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薛培俭;;加快培养生物质创新型产业 大力发展绿金低碳经济[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罗鹏飞;;基于微观视角的创新型产业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丝联166小微企业群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杰;预留46万平米用地指标建创新型产业用房[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通讯员 尔实;大力培育创新型产业[N];安徽日报;2009年

3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合肥:培育创新型产业[N];中国电子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邓淑华;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正式出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5 王炯业 周恒;10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榜出炉[N];中国质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郑娜 通讯员 杨帆;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列入国家试点[N];惠州日报;2013年

7 记者 韩义雷;科技部确定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N];科技日报;2013年

8 李力 记者 彭溢;我省新增一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N];黑龙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郭伟;我省启动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N];河北日报;2014年

10 魏双林;河北省启动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N];中国工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唐勇;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持续创新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刚;创新型产业集群知识传导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晓娇;面向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融汇服务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扈伟;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8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488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