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视域下的西方文化产业理论
发布时间:2018-02-23 16:56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符号学 文化产业 商品 法兰克福学派 出处:《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商品即符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从商品符号的分析入手。符号学即意义学,我们所处的意义世界就是由符号构成,文化则是意义活动的集合。符号学以形式论切入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批判,马克思主义本身则内含了符号学批判的维度,两者的接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西方文化产业理论延续马克思相关论述而来,并在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不同路径,其中都包含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内核以及符号学的思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视域下审视这些思想,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看到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未来朝向。
[Abstract]:In Marx's view, commodities are symbols, and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 also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commodity symbols. Semiotics is semiotics, and the world of meaning we live in is made up of symbols. Culture is the collec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meaning. Semiotics studies and critiques social problems with the theory of form. Marxism itself contains the dimension of semiotics critiqu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forms Marxist semiotics. Western 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continues Marx's related exposition and forms different paths in the process of advancement, both of which contain the critical core of Marxism and the thinking of semiotics. It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semiotics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better see the development and future orient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任楷;文化产业理论的新探索——读谢名家等著《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尹继佐;在机制创新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刘令华现象"引发的创意产业理论思考[J];文艺研究;2005年04期
3 丁津;;马克思主义产业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J];视听;2014年06期
4 宋球勋;论文化产业的发展[J];兰州学刊;2004年02期
5 柳士发;;走向创业时代:C产业理论导言[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Jing Wang;冯翔;;全球新的研究领域——创意产业能走多远?[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6年00期
7 唐栋;;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理论的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年03期
8 郭丽琴;探讨文化产业理论 参与世界文化竞争 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在南京举行[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温源;推动文化产业理论突破[N];光明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1526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52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