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产业集群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10:59
【摘要】: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化工行业可持续性发展面临四个矛盾:存量与增量、产能过剩与市场选择性短缺、高端化发展需求迫切与技术创新不足、产业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矛盾。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引导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解决这一系列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为例,通过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为出发点,构建成熟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进而得出结论和建议。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发展下,姚家港化工园作为推动宜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对于沿江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有着重大示范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产业集群相关概念及化工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研究,构筑产业集群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姚家港化工园一期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其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小而散、龙头少;自主创新企业少、创新能力弱、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再次从行政区划、产业定位、发展定位和总体规划及两个维度对比和理论剖析了原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模型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构建了化工园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构建的集群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二期规划进行了定量测定,找出存在的不足,并从从延伸完善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园区核心企业数量和质量;提升化工园区创新发展水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安全管控水平、强化政府管理职能等五个方面对二期规划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在构建化工园产业集群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其他产业集群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426.7
【图文】:

模型图,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模型


产业集群进行了重新定义,产业集群不仅是空间地理上集中,更是高度分工协作逡逑的产业链的发育和完善。从而构建/由集群规模、集群结构、集群效应和集群网逡逑络组成的四维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如图1-2所示。逡逑I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逡逑I逦逦逡逑逦5;逦邋逦y逦逦逦I逦逦逦i逦逡逑集群规模逦|集群结构逦|集群效应邋丨集群网络逡逑图1-2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逡逑(资料来源:刘小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江西社会科学,2013,邋1(>:逡逑54-58)逡逑最后设汁了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2所示,将产业集群逡逑发展水平分成三个层级,共三十项三级具体可评价指标,该三十项评价指标均为逡逑定量指标。逡逑10逡逑

化工园区,位图,化工园


逦逦逡逑第3章姚家港化工园一期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逡逑3.1姚家港化工园一期现状逡逑姚家港化工园一期位于枝江市城区西南12公里的董市镇境内,建成面积逡逑21.85平方公里。北依318国道,南邻长江,东至玛瑙河,西至石宝山。外联交逡逑通运输较为便利,北边紧邻318国道,北距宣黄高速公路]6公里,东可至荆州、逡逑上海,西可达宜昌、成都;货运铁路专线一紫姚地方铁路直达园区;货运站设在逡逑姚家港铁路站场旁,周边配套仓储设施、水陆联运码头。园区位于湖北省磷矿资逡逑源最_富的宜昌市下属县级取枝江市境内,紧邻磷矿资源地,磷矿保打储量6.7逡逑亿吨、资源量4.5亿吨。姚家港化工园一期是枝丨[:经济汗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逡逑该园于2008年10月由湖北省发改委批复设立。姚家港化工园具体地理区位图逡逑如图3-1所示。逡逑

链图,化工园,链图,混合芳烃


、丨k处r刚刚起步尝试阶段。逡逑现有的煤化丨:产业链主要是生产煤化工的初级产品,如扢素、合成氨。现有逡逑产业链如图3-2所示:逡逑I合成I邋I丨氨逡逑t逡逑尿素逡逑I逡逑碳酸二甲酯逡逑从混合芳烃到坏Ll酮肟等中间产品均为园区外采购逡逑甲醇h混合芳烃p邋1逦环己烷环己酮?(环己酮肟己内酰胺|逡逑煤一合成气逡逑图3-2姚家港化工园?期现有煤化工产业链图逡逑煤化工的产业链无论从纵向上还是横向丨:都有较大的延伸空间,-是发展新逡逑型煤化工产品上游,发展混合芳烃(苯、甲苯、二甲苯),为d内酰胺项丨1提供逡逑原料,并延伸己内酰胺下游深加丨:为丨:程材料及纺织材料:二是发展乙:酹产品逡逑1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粉;孙祥栋;张亮亮;;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7年03期

2 刘习平;盛三化;;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演变规律——基于2003—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谭嘉殷;张耀辉;;产业集聚红利还是“污染避难所”再现?——基于广东省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4 刘小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5 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9期

6 戴钰;;湖南省文化产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7 王凯;易静;;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3期

8 刘小铁;;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竞合行为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9 王艳荣;刘业政;;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9期

10 闫逢柱;苏李;乔娟;;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考察——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王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1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771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