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组建与管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6.44;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幸婷;杨煜;;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核心技术联盟知识创造过程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8期
2 赵映雪;;产业技术联盟的“成长瓶颈”及突破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年03期
3 李建玲;孙亮;马欣;;北京地区产业技术联盟现状及对策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4 卢艳秋;郭美轩;周莹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流动创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情报科学;2014年02期
5 杨廷双;李一军;;基于生命周期的产业技术联盟政府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6 郭军灵;;技术联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年04期
7 彭泽立;;产业技术联盟平台下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2期
8 魏景柱;肖鑫;;合作能力对技术联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电子通信企业5G技术为例[J];通信技术;2017年01期
9 段梅;;基于竞合视角的技术联盟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0期
10 彭诚;吴勋波;;竞争性技术联盟知识共享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北方经贸;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学政;牟敦波;;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体育产业技术联盟构建研究[A];体育管理与科学发展·2012年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学政;肖煌辉;;体育产业技术联盟与政府互动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刘平平;谢海涛;凡庆涛;邵颖;张云倩;;产业技术联盟推动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发展与建设综述浅析[A];2018年北京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智慧科技发展情报服务先行”论坛论文集[C];2018年
4 ;国家智慧城市产业创新技术联盟领导莅临同方数字城市参观指导工作[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股份版2014年12月[C];2014年
5 翟美荣;郑文范;;论科技价值形成与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建构[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远亮;叶治明;;技术标准、技术联盟和创新体系的关联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生延超;;技术联盟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生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康凯;张志颖;;技术联盟的组织形态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曹兴;宋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生延超;;技术联盟技术扩散与管理[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妃 通讯员 李东;我市新增4家重点产业技术联盟[N];金华日报;2013年
2 宁川;赛迪时代成为NC技术联盟首批成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德法拟建技术联盟维护“技术主权”[N];环球时报;2019年
4 记者 汤炜玮 通讯员 黄金波 廖宇智;武汉成立水治理技术联盟[N];湖北日报;2019年
5 郝继英 魏俊峰;美陆军技术联盟推进认知神经科学发展[N];中国航空报;2018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智伟 通讯员 马雨均;前海召开改革创新技术联盟第二次会议[N];深圳特区报;2018年
7 记者 王志冕;市政府与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促进会签约[N];德州日报;2017年
8 记者 王龙飞;山西省物联网产业技术联盟成立[N];山西经济日报;2017年
9 刘珍意 记者 刘艳;“绿色贵州”技术联盟在贵阳成立[N];中国质量报;2017年
10 嬴淑娴;国际技术联盟及专业标准[N];大飞机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公一;基于跨国技术联盟的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辉;基于知识流的技术联盟稳定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耿殿贺;中外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及其政府干预[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辉;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叶娇;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郭美轩;跨国技术联盟特征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李伟;企业组织行为特征对技术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一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与运行效果动态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宋娟;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谭绍鹏;中外厂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兴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组建与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李泽聿;国际视野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模式的选择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邓敬斐;产业技术联盟技术标准化路径与管理方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琪;跨国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5 李晴;跨国技术联盟知识共享模式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6 张鸣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选择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张乐文;中美清洁煤技术联盟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雪松;政府干预下的中外技术联盟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跨国技术联盟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宋文娇;基于跨国技术联盟的合作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02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0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