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4:27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不仅符合国家振兴制造业战略要求,同时也是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市场化并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近年来随着振兴制造业战略的实施与推进,长三角包括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制造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力度和步伐空前加大,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高投入一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低下的问题却也日益明显。因此,提高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改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并以此更好地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首先,本文对于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其次,对制造业技术转移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针对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引发制造业技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诱因;进而从投入与产出的微观角度建立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关联系数较高的指标进一步剔除。接着,利用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在VES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DEA-CCR模型,对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评价的7年历史数据中长三角地区均为非DEA有效。进而,利用投入产出的冗余模型对造成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非DEA有效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非DEA有效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要素存在严重过剩。最后,本文着重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结尾,本文根据测算结果与分析,对当今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给予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制造业技术更高效率转移,使得东部和中西部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427
【部分图文】:

趋势图,技术转移,效率,年度


年份??图4-3?2010-2016年度上海制造业向中西部技术转移效率趋势图??由图4-3可知,2010-2016年期间上海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较高,均处于0.?9以上,接??近DEA有效值U?2010-2013年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上海制造业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是逐步完善、具有效率的。但是,2013年开始出现转折,逐年走低,2016年稍有好转。??结合当时年度的宏观经济背景可知,2013年后全球经济局势动荡,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美国经济和就业均出现增速回落的现象;国内,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经济关注热??点转向服务业的革新,自贸区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均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另一??方面,自贸区的成立抬升上海房价,许多地王纷纷涌现;地价的上升,给面临严酷挑战的上??海制造业也带来了极大考验,迫使上海制造业企业更加迅速地在内陆地区寻找更加优势的??区位

趋势图,技术转移,江苏制造业,年度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S?年?2016?年??年份??图4-3?2010-2016年度上海制造业向中西部技术转移效率趋势图??由图4-3可知,2010-2016年期间上海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较高,均处于0.?9以上,接??近DEA有效值U?2010-2013年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上海制造业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是逐步完善、具有效率的。但是,2013年开始出现转折,逐年走低,2016年稍有好转。??结合当时年度的宏观经济背景可知,2013年后全球经济局势动荡,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美国经济和就业均出现增速回落的现象;国内,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经济关注热??点转向服务业的革新,自贸区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均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另一??方面,自贸区的成立抬升上海房价,许多地王纷纷涌现;地价的上升,给面临严酷挑战的上??海制造业也带来了极大考验

技术转移,浙江,制造业,江苏


产业转移视角下的长三角制造业技术转移效率研究??由图4-4可知,2010-2016年期间江苏制造业技术转移的效率较高,均处于0.?9以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越来越接近DEA有效值1。图表说明,江苏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技术转移的过程是逐步完善、具有效率的。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的私营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借助毗邻上海浦东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带动整个苏南区域??的产业发展。苏南模式迅速成为其他地区争相模仿的发展路径,也成功带动了苏北经济实现??腾飞。因此,江苏一直以来便是我国制造业强省,制造业GDP稳居全国前三。对于这样基础??牢固的制造业来说,江苏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挖掘传统制造业的潜力,改善产业结构,并且??着力发展创新型制造业,以期带动其他产业结构改善。这一政策着力点,也正符合当前背景??下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倩霞;万正晓;;基于DEA-Tobit方法的我国科技金融结合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08期

2 张译匀;;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区域技术转移效率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1期

3 冯华;单丽曼;;中国技术转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和Bootstrap-DEA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6年11期

4 范柏乃;余钧;;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12期

5 姜铭;李利;;技术转移服务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效率的青岛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6 罗德明;周嫣然;史晋川;;南北技术转移、专利保护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7 惠树鹏;;生产效率视觉下发达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制造业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6期

9 冯志军;陈伟;;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研究——基于资源约束型两阶段DEA模型的新视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10 王方;李华;;基于DEA的中国区域技术转移效率评价[J];科研管理;201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峰;高技术产业中技术转移与效率变化: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8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78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