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文创产业中心塔楼结构设计
发布时间:2020-12-12 13:18
锦江文创产业中心塔楼建筑高度217.8m,主体结构总高度为193.55m,大屋面以上为异形钢结构塔冠,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属于超B级高度且包含楼板不连续、局部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三项不规则项的超限高层建筑。介绍了项目特点和结构体系的选择,针对超限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抗震措施,采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对穿层柱屈曲分析、塔冠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等专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穿层柱屈曲分析建议采用结构整体模型,结构各项性能指标较理想,整体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 2020年16期 第14-2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建筑效果图及结构模型示意图
框架柱由底部截面尺寸为1 100×1 800的型钢混凝土柱,往上逐渐收小至截面尺寸为800×1 100的钢筋混凝土柱,26~27层设置芯柱过渡层。核心筒外墙厚度由1 000mm往上逐渐减小为400mm,核心筒内墙厚度为200~300mm。楼盖为钢筋混凝土楼盖,外框梁截面尺寸为400×850,楼盖主梁截面尺寸为400×700,楼盖次梁截面尺寸为300×700。核心筒内楼板厚度为120mm,避难层、楼板开洞层及其上一层、平面角部区域楼板适当加厚至120~150mm,考虑到大屋面以上尚需转换为钢结构塔冠,大屋面楼板厚度为200mm。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2.3 塔冠结构体系
由于塔冠相对于主体结构的尺寸及刚度小得多,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鞭梢效应”,设计时对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3倍的放大系数,并通过整体分析模型对塔冠进行包络设计。塔冠竖向主桁架弦杆截面为?180×6,水平主桁架弦杆截面为?83×5,腹杆截面为?95×5,擦窗机轨道处水平杆截面为?121×6,钢材均采用Q345B,塔冠总质量约131t,结构三维示意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震结构地震波选择方法研究[J]. 邵天聪,白国良,赵金全.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3)
[2]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用于指导结构性能设计的若干问题[J]. 汪大绥,安东亚,崔家春. 建筑结构. 2017(12)
[3]钢筋混凝土分段式连梁抗震性能分析及应用[J]. 李霆,张慎,王杰,刘沛林. 建筑结构. 2016(13)
[4]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扭转刚度及其稳定[J]. 扶长生,张小勇,周立浪. 建筑结构学报. 2016(02)
[5]网壳结构考虑杆件失稳过程的整体稳定分析[J]. 田伟,董石麟,干钢. 建筑结构学报. 2014(06)
[6]中日弹塑性时程分析实例计算比较汇总[J]. 何伟明,崔鸿超,程镇远. 建筑结构. 2013(16)
[7]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探讨[J]. 卢啸,陆新征,叶列平.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1)
[8]结构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的选择控制指标[J]. 杨溥,李英民,赖明. 土木工程学报. 2000(06)
本文编号:2912633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 2020年16期 第14-2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建筑效果图及结构模型示意图
框架柱由底部截面尺寸为1 100×1 800的型钢混凝土柱,往上逐渐收小至截面尺寸为800×1 100的钢筋混凝土柱,26~27层设置芯柱过渡层。核心筒外墙厚度由1 000mm往上逐渐减小为400mm,核心筒内墙厚度为200~300mm。楼盖为钢筋混凝土楼盖,外框梁截面尺寸为400×850,楼盖主梁截面尺寸为400×700,楼盖次梁截面尺寸为300×700。核心筒内楼板厚度为120mm,避难层、楼板开洞层及其上一层、平面角部区域楼板适当加厚至120~150mm,考虑到大屋面以上尚需转换为钢结构塔冠,大屋面楼板厚度为200mm。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2.3 塔冠结构体系
由于塔冠相对于主体结构的尺寸及刚度小得多,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鞭梢效应”,设计时对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3倍的放大系数,并通过整体分析模型对塔冠进行包络设计。塔冠竖向主桁架弦杆截面为?180×6,水平主桁架弦杆截面为?83×5,腹杆截面为?95×5,擦窗机轨道处水平杆截面为?121×6,钢材均采用Q345B,塔冠总质量约131t,结构三维示意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隔震结构地震波选择方法研究[J]. 邵天聪,白国良,赵金全.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3)
[2]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用于指导结构性能设计的若干问题[J]. 汪大绥,安东亚,崔家春. 建筑结构. 2017(12)
[3]钢筋混凝土分段式连梁抗震性能分析及应用[J]. 李霆,张慎,王杰,刘沛林. 建筑结构. 2016(13)
[4]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扭转刚度及其稳定[J]. 扶长生,张小勇,周立浪. 建筑结构学报. 2016(02)
[5]网壳结构考虑杆件失稳过程的整体稳定分析[J]. 田伟,董石麟,干钢. 建筑结构学报. 2014(06)
[6]中日弹塑性时程分析实例计算比较汇总[J]. 何伟明,崔鸿超,程镇远. 建筑结构. 2013(16)
[7]超高层建筑地震动强度指标探讨[J]. 卢啸,陆新征,叶列平. 土木工程学报. 2012(S1)
[8]结构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的选择控制指标[J]. 杨溥,李英民,赖明. 土木工程学报. 2000(06)
本文编号:2912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9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