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贵州最初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三次产业给经济带来的效益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自改革开放至今贵州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进行着调整,与之对应的就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偏离,产业结构升级没有相应的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两者之间非合理的互动发展势必会给贵州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贵州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对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文献较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文献,而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其他省份,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定性的研究,二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将在原有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对比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实证检验相结合,探讨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升级的理论进行阐述,接着定量分析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现状,分三个阶段对贵州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具体分析,接着分两个阶段对贵州就业结构情况就行分析,重点从实证角度运用贵州1978-2014年三次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数据,进行协整得出了三次产业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再运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贵州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向外转移困难;第二产业工业化程度不高,就业增长率缓慢;第三产业发展结构单一,吸纳就业后劲不足。最后,针对文章前面做的实证分析及偏离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巩固第一产业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化进程,进一步转移剩余劳动力;优化第二产业组合,提高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加第三产业发展潜力,逐步实现就业主力军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24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7
- 1.1 问题提出9
- 1.2 研究背景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 1.4.1 研究目的14
- 1.4.2 研究意义14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14-16
- 1.5.1 研究内容14-15
- 1.5.2 研究方法15-16
- 1.6 研究主要难点和创新之处16-17
- 1.6.1 主要难点16
- 1.6.2 创新之处16-17
- 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理论阐述17-23
- 2.1 产业及产业结构基本概念17-18
- 2.1.1 产业的定义及分类17
- 2.1.2 产业结构定义17-18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18
- 2.2 就业结构相关概念18-19
- 2.2.1 就业结构定义18-19
- 2.2.2 就业结构划分19
- 2.2.3 就业结构优化含义19
- 2.3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理论19-23
- 2.3.1 配第-克拉克定律19-20
- 2.3.2 库兹涅茨法则20-21
- 2.3.3 钱纳里-赛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21
- 2.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21-23
- 3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现状23-37
- 3.1 贵州产业结构演变轨迹与现状23-31
- 3.1.1 贵州产业结构演变情况23-30
- 3.1.2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部分省市的对比30-31
- 3.2 贵州就业结构演进轨迹及现状分析31-37
- 3.2.1 贵州就业结构演变情况31-35
- 3.2.2 贵州省就业结构与部分省市的对比35-37
- 4 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37-47
- 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描述性统计分析37-38
- 4.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证分析38-47
- 4.2.1 方法与样本选择38
- 4.2.2 数据平稳性检测38-39
- 4.2.3 协整检验分析39-42
- 4.2.4 误差修正模型42-47
- 5 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特点及原因47-60
- 5.1 结构偏离度47-50
- 5.1.1 就业结构偏离度定义47
- 5.1.2 贵州三次产业就业的结构偏离度分析47-50
- 5.2 就业弹性50-53
- 5.2.1 就业弹性定义50
- 5.2.2 贵州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50-53
- 5.3 比较劳动生产率53-55
- 5.3.1 比较劳动生产率定义53
- 5.3.2 贵州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53-55
- 5.4 贵州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偏离的原因55-60
- 5.4.1 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向外转移困难55-56
- 5.4.2 第二产业工业化水平不高,就业率增长速度缓慢56-57
- 5.4.3 第三产业发展结构单一,吸纳就业后劲不足57-60
- 6 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60-63
- 6.1 巩固农业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进一步转移剩余劳动力60-61
- 6.1.1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60
- 6.1.2 发展地区特色农业,引导农村剩余人口就地转移60
- 6.1.3 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60-61
- 6.1.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顺利流动61
- 6.2 优化第二产业组合,提高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61-62
- 6.2.1 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组合,扩大就业人员规模61
- 6.2.2 激发小微型企业社会活力,增加社会就业岗位61
- 6.2.3 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定向引导就业61-62
- 6.3 增加第三产业发展潜力,逐步实现就业主力军作用62-63
- 6.3.1 创新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大幅增加就业岗位62
- 6.3.2 积极引导发展现代服务业,激发潜在的就业能力62
- 6.3.3 重视特色优势服务业发展,优化第三产业就业结构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2 ;安徽产业结构纵横向比较[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4期
3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4 刘景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与实践的有益探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论纲》评介[J];学术交流;2002年02期
5 庞红云;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6 王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思路(续)[J];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7 杨为众;;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辨析[J];内蒙古统计;2006年05期
8 胡刚;;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宋玲玲;;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10 施碧月;;产业结构政策的条件、背景及其特点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邹礼瑞;乔海迎;;产业结构转移机制及地区产业结构转移若干问题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树文;袁方;;创新驱动在实现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对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考[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培育产业结构调整主体 从源头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实习生 白凌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淼;献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江淮时报;2014年
4 孙曙英;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算合理[N];发展导报;2002年
5 臧斗尔;调整产业结构要多听群众意见[N];保定日报;2006年
6 广西大学商学院 张林;优化我区产业结构[N];广西日报;2007年
7 苗蓓;省政协调研产业结构优化[N];南通日报;2007年
8 孙红源 林静 作者单位:通化市房屋管理处;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N];通化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更新发展理念 调整产业结构[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鄢来雄;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波;我国铁矿需求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赵秀娟;低碳转型目标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李西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10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韶华;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晓倩;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高爽;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刘璐;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胡泽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段春莲;“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陆道芬;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杨露鑫;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姜江;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贾明乐;日本O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2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