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非同步性”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动因弹性”和“相对成本”差异性变动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5-03-19 04:53
   在对"民工荒"现象进行探究后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不能同步发展是造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于是,对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因果逻辑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它们不能同步性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发现:农民工技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弹性"及"相对成本"在改革开放的40年来经历了从"相对同步"到"背道而驰"的发展历程。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增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用工粘性"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降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动因弹性"和"相对成本",使之尽可能缩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发展的"非同步性"程度,以减轻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之间的因果逻辑梳理
    2.1 产业结构升级为“因”,农民工技能转型为“果”的逻辑梳理
    2.2 农民工技能转型为“因”,产业结构升级为“果”的逻辑梳理
    2.3 对两种“因果逻辑”分析的述评
3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不能同步发展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在动因层面的“非同步性”发展分析
    3.2 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工技能转型在相对成本层面的“非同步性”发展分析
4 加快农民工技能转型的政府调节建议
    4.1 政府对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的培训投入应从直接投向农民工转而投向企业
        4.1.1 以行业协会为主导,分行业建立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积分制”的评价体系,将企业“员工培训积分”进行分档兑换政府的税收优惠
        4.1.2 构建“政-企合作的员工培养项目申报”平台,将高技术含量及瓶颈性技能培训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攻克
    4.2 通过“加强就业保障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和“辅助农民工社保累进制优惠刺激”并用的举措,切实有效地降低农民工技能转型的“相对成本”
        4.2.1 政府应该依托工会建立农民工就业维权中心,严格监督并保证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4.2.2 通过农民工“社保累进制”优惠刺激企业增强对农民工人资本投入的力度,增强其用工粘性,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管理



本文编号:4036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036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