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能力、中国对美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5-03-19 23:02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投资国可主动向被投资国进行直接投资以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传递回本国,从而促进本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但这取决于本国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利用2008-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种方式测度产业结构来反映产业升级,以技术差距、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R&D研发强度、人力资本表示吸收能力构建PSTR模型,考察吸收能力对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现阶段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没有显著推动我国产业升级。(2)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研发强度、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3)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没有促进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4)由于各省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各省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同。因此,我国可以适当调整对外直接投资布局,充分发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作用。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和地区差异性研究
(二)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 实证设计
(一)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二) 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
1.产业结构层次
(1) 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2) 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3) 夹角余弦法:
2.国内R&D资本存量
3.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吸收能力
四 实证结果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与最优滞后阶数确定
(二)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三) 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四) PST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分析
1.技术差距、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2.对外开放程度、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3.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4.金融发展水平、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5.研发强度、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6.人力资本、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36988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 言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和地区差异性研究
(二) 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三 实证设计
(一)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二) 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
1.产业结构层次
(1) 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
(2) 产业结构层次系数:
(3) 夹角余弦法:
2.国内R&D资本存量
3.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
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吸收能力
四 实证结果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与最优滞后阶数确定
(二)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三) 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四) PSTR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分析
1.技术差距、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2.对外开放程度、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3.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4.金融发展水平、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5.研发强度、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6.人力资本、我国对美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产业升级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36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03698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