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域下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碳经济视域下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产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能源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等能源安全问题趋紧,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陕西作为能源大省,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有很大比重,能源产业的低碳、科学发展直接关系到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本文是在低碳经济视域下,研究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并提出对策策略。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低碳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低碳经济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系统分析了“十一五”以来,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环境污染严重、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等;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构建了陕西省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从资源、政策、技术、人才、资金以及市场6个方面要素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出了陕西省能源产业和其它地区相比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最后从陕西省低碳经济和能源产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即进一步促进节能降耗、加快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力度、完善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体系等,保持陕西省能源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陕西省 能源产业 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5
- 1.1 背景和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思路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3.3 技术路线13-14
- 1.4 研究的新视角14-15
- 2 低碳经济和能源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15-20
- 2.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15-16
- 2.1.1 低碳经济概述15
- 2.1.2 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措施15-16
- 2.2 能源产业相关理论16-18
- 2.2.1 能源概述16-17
- 2.2.2 能源产业的概念和分类17
- 2.2.3 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7-18
- 2.3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18-20
- 2.3.1 内涵18
- 2.3.2 特征18-19
- 2.3.3 构成和表现19-20
- 3 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38
- 3.1 陕西省能源资源和产业发展状况20-27
- 3.1.1 能源资源状况20-21
- 3.1.2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21-25
- 3.1.3 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25-27
- 3.2 陕西省能源产业存在的问题27-38
- 3.2.1 环境污染严重27-31
- 3.2.2 能源结构不合理31-32
- 3.2.3 能源利用效率低32-35
- 3.2.4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35-36
- 3.2.5 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36-38
- 4 陕西省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评价38-54
- 4.1 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分析38
- 4.2 评价模型构建38-41
- 4.2.1 评价模型构建目标38-39
- 4.2.2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39
- 4.2.3 评价指标的构建39-41
- 4.3 模型分析及评价41-54
- 4.3.1 能源资源41-42
- 4.3.2 政策法规42-43
- 4.3.3 技术创新43-48
- 4.3.4 人才资源48-49
- 4.3.5 资金投入49-51
- 4.3.6 市场因素51-54
- 5 低碳经济视域下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对策54-61
- 5.1 进一步促进产业节能降耗54-56
- 5.1.1 结构节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54-55
- 5.1.2 技术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5
- 5.1.3 管理节能,加强工业节能管理55-56
- 5.2 加快推进能源产业转型56-58
- 5.2.1 巩固提升传统能源产业56
- 5.2.2 实现能源产业链延伸56
- 5.2.3 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56-57
- 5.2.4 构建“互联网+能源”平台57
- 5.2.5 推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57-58
- 5.3 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力度58-59
- 5.3.1 科技创新58
- 5.3.2 体制创新58-59
- 5.3.3 管理创新59
- 5.4 完善能源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体系59-61
- 5.4.1 加快促进能源立法59
- 5.4.2 灵活运用税收政策59-60
- 5.4.3 健全资金保障机制60
- 5.4.4 建立“绿色GDP”干部考核体系60
- 5.4.5 低碳文化全民参与60-61
- 6 结论与展望61-63
- 6.1 结论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 致谢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植物新能源产业[J];政协天地;2010年08期
2 ;汇聚各方智慧 纵论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J];硅谷;2011年21期
3 方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得悠着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06期
4 方方;;新能源产业发展得悠着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12期
5 ;菏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年07期
6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安全报告》发布[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3年01期
7 杨静钊;;湖南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外资;2014年01期
8 江山;浙江长兴举办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J];中国自行车;2004年10期
9 刘春香;;宁波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为龙;;自主创新引领能源产业发展[J];国家电网;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艳花;王新安;;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榆林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孟杰;肖明松;;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包建华;张革成;;加快四川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罗爱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优先产业选择——加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牛玉凤;;宝鸡新能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6 周频;;技术预见在东湖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的应用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松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繁荣——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和新财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兰生;民建会员研讨新能源产业发展[N];保定日报;2009年
2 记者周龙;市委市政府举行新能源产业发展报告会[N];白银日报;2010年
3 郑英;市政协视察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N];江阴日报;2010年
4 记者 格根哈斯 实习生 冯亚茹;锡林郭勒新能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在锡市召开[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5 韶关日报记者 潘文敏;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N];韶关日报;2012年
6 刘正声;临泽新能源产业发展步伐加快[N];张掖日报;2012年
7 通讯员 旷宏飞;云龙着力打造新型能源产业发展基地[N];大理日报(汉);2013年
8 记者 牛彦君;我省着力加快能源产业发展[N];甘肃日报;2013年
9 通讯员 武勇;全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N];大理日报(汉);2013年
10 史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新能源产业发展不能一条腿走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涛;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任静;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露芳;融资结构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吕国煜;F县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实施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李欣培;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4 许凯裕;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上海海关学院;2016年
5 肖娜;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6 彭影;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李羿萱;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困境中作用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8 韩娜娜;低碳经济视域下陕西省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9 姚远;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10 余志强;江西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体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46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54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