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呼叫中心CRM系统的营销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 CRM 呼叫中心 营销 决策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邮政服务行业受到了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的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目前成熟企业的竞争模式就是拼服务,并基于服务附加更多的价值。呼叫中心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建立联系通道、创建服务的互动、及时了解客户所需并迅速的行动,以便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竞争力。本文是在对呼叫中心发展过程了解的基础上,考查了可行的实现方案,最终提出了一种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与呼叫中心结合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交流的渠道,提高客户体验及忠实度。而且无论是何种渠道,CRM的应用可以以无缝和透明的方式利用在各种客户互动渠道中的持续、一致的服务信息和客户信息。在呼叫中心CRM系统架构设计上采用轻量级的J2EE的B/S应用的分层和MVC架构风格,实现业务表现层,业务处理层,数据访问层的分离。以高内聚、低耦合的方式向下单向访问的技术架构来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系统中各模块采用动态参数配置、组件技术、即插即用,以避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因需求变化造成的额外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系统上线后,电话销售效率比过去翻了3-4倍,销售成功率达70%-85%。由系统将咨询、EMS、机票通过自助语音划分后,电话自动转接到专业的坐席人员,在与客户的沟通、跨部门间的人员互相协作处理相关的问题上,销售效率提高的同时,工作质量也有所提升,对于业绩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呼叫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postal service industry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Internet e-commerce field, and th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is also intensified. The purpose of the call center system is to establish contact channels, create service interaction, understand the customer needs and act quickl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 purpose of the call center system is to establish the contact channel, cre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ervice, and understand the customer's need and prompt action in a timely manne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all center,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scheme. Finally, a solution that combines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with call Center is propose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can provide a variety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customers.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loyalty. And whatever channel CRM applications can be used in a seamless and transparent way in a variety of customer interaction channels of sustainability, Consistent service information and customer information. In the design of call center CRM system architecture, we adopt the layering and MVC architecture style of lightweight J2EE B / S application to realize the separation of business presentation layer, service processing layer and data access layer. Low coupling way down one-way access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to ensure the system scalability and reusability, the system uses dynamic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component technology, plug and play, In order to avoid the waste of extra manpower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caused by the change of demand in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When the system came online, the efficiency of telephone sales increased 3-4 time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sales reached 70-85.After the system will consult EMS, the air tickets will be divided through self-help voice. The telephone is automatically transferred to professional staff, and the quality of work is also improved when the sales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hile the communication with customer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interdepartmental personnel to deal with related issu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ll center.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311.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玉霞,高存宝;用呼叫中心建立新型客户服务模式[J];北京电信科技;2000年04期
2 雷宁;呼叫中心[J];电子科技;2000年14期
3 晓晨;呼叫中心的发展趋势[J];通信世界;2000年12期
4 陈泓;分布式呼叫中心应用设计[J];通信世界;2000年17期
5 王保忠,刘砚;呼叫中心技术及发展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年06期
6 陈志钢;呼叫中心简介[J];通讯世界;2000年Z1期
7 ;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呼叫中心[J];现代电信科技;2000年02期
8 张军平;呼叫中心在银行业的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00年12期
9 ;呼叫中心应用简笔[J];世界电信;2000年03期
10 韶青;长天呼叫中心落户广东农行[J];广东金融电脑;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嵩;高毓麟;;关于银行呼叫中心建设的探讨[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王勇;熊亿光;;如何评价呼叫中心的效率[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媛婷;韩剑;方滨华;;呼叫中心原理及其应用[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梁涛;;呼叫中心发展趋势及实业呼叫中心应对[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刘江溥;;试论网络呼叫中心[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沈波;;商业呼叫中心业务产品化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周家莲;;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呼叫中心绩效考核研究[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高晓冬;李国庆;;电信综合呼叫中心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李世清;;积极做好服务外包与呼叫业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晓敏;陈文伟;;厦门广电集团呼叫中心项目的实施[A];2009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斌;王文韬;呼叫中心林立 纳税人钱东流[N];中国税务报;2003年
2 本报采访小组;具有地域优势的大连呼叫中心产业[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3 ;印度为农民开呼叫中心[N];发展导报;2004年
4 白 丽;呼叫中心产业:又一个金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金营;合力金桥涉足物流领域呼叫中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6 卢紫;中国外包呼叫中心初具规模[N];国际商报;2002年
7 ;呼叫中心市场 渐闻喧哗[N];河北日报;2003年
8 柏婀娜 刘燕;外包式呼叫中心前景广阔[N];经济参考报;2002年
9 任鹏宇;打造外包呼叫中心业航母[N];经济参考报;2002年
10 黄华;呼叫中心 金融服务新手段[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慕红云;新一代呼叫中心及其应用[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吴佳骥;多技能呼叫中心人力资源分配调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李大川;呼叫中心业务流不均衡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呼叫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分析与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国良;综合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的技术研究与构建[D];山东大学;2008年
3 蒋涵;银行信用卡呼叫中心的网格化运营模式设计与实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蔡福太;D公司技术支持呼叫中心运作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裴云;吉林电信客服呼叫中心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0年
6 艾华;H公司技术支持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根胜;A公司呼叫中心运营管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程仁贵;呼叫中心实现技术研究及应用实例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1年
9 田洪涛;旅游呼叫中心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大学;2004年
10 肖春平;基于语音板卡的呼叫中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4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50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