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路径的理论探析——从商品实体交易时代到电子商务时代
[Abstract]:Urban and rural dual structure is a typical phenomenon in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odity entity trading model and urban-rural sepa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dualistic structure, and points out that after the sepa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ecause of saving transaction costs, As the carrier of entity trading market, cities have acquire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political agglomeration effect. Correspondingly, there are two natural economic inferiority in rural areas, that is, labor division level inferiority and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feriority. Urban and rural dual structure from this form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way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one is to change the inferiority of rural labor division level, and let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o move freely to the city, that is, to realiz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the way of urbanization; The second is to change the disadvantage of rural transaction efficiency, so tha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an be free to choose their location,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not only have the power to flow from top to bottom between the urban level, E-commerce and its internet base are the effective remedy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rural transaction efficiency.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 transaction mod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provides a wa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ommodity entity market by changing the inferiority of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rural areas. This path is the network to the center.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浙江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交易费用与作为新型城镇化起点的农业电商化研究”(编号:2015T80630)
【分类号】:F320;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叶兴庆;徐小青;;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J];管理世界;2014年09期
2 姜石良;崔建甫;;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探讨[J];规划师;2006年07期
3 谢守红,汪明峰;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秀;蓬勃发展的世界电子商务市场[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1年05期
5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6 李晓东;电子商务全球发展历程[J];人民论坛;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蔚文;李学文;;城乡一体化路径的理论探析——从商品实体交易时代到电子商务时代[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4期
2 叶林;高颖玲;林子衍;;角力抑或融合?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土地扩张的实证研究[J];行政论坛;2016年04期
3 缪小林;高跃光;;城乡公共服务:从均等化到一体化——兼论落后地区如何破除经济赶超下的城乡“二元”困局[J];财经研究;2016年07期
4 林星;吴春梅;;习近平“三农”思想分析——基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解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郭熙保;崔文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历史、现状与对策思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6 张彤进;;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7 穆怀中;吴鹏;;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16年05期
8 冉光和;田庆刚;;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转化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年04期
9 向书坚;许芳;;中国的城镇化和城乡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16年04期
10 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年02期
2 叶兴庆;;持续释放农业劳动力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5期
3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2期
4 李和平,严爱琼;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蔡fs,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6 杨家文;信息时代城市结构变迁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04期
7 肖建莉;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与城市的若干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国龙;推进城乡一体化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年05期
2 冯顺桥;“五轮”驱动:朝着城乡一体化[J];求是;2004年11期
3 张松泉,翁明;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及进程监测的思考[J];浙江统计;2004年08期
4 王玉林;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5 黄萌;探索统筹新路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J];今日浙江;2004年08期
6 ;浙江嘉兴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9期
7 朱家良;;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探讨[J];浙江经济;2004年23期
8 曹荣庆;;浙江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J];浙江经济;2004年23期
9 彭穗宁;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09期
10 王春光;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段小梅;张耀华;赵旭;邓晓娜;;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实证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志仁;;关于扎实推进首都城乡一体化的若干思考[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4 张文茂;;北京市城乡一体化与农村城镇化转型[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5 杨玉民;;推动汕头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刘岩;;浅谈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7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8 杨玉民;;推动汕头迈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时代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吴强;张乃文;;首都城乡一体化的新选择:经验、问题与新路径[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10 张祖群;邓阳;;试论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经验、误区以及对北京的借鉴[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丹 蒲兰;“推进城乡一体化见成效”成为昨日市民推荐最热点[N];成都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必须坚持完善体制机制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N];成都日报;2007年
3 姚庚荣 虞圣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之探[N];常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顾海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N];贵阳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顾海洋;切实做好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N];贵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马国军;我市加速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N];济南日报;2007年
7 李伟;6个专项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N];莱芜日报;2007年
8 周玲艳;提高“四种能力” 推进城乡一体化[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9 晓红;涪陵区推出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新政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武平乐;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农民进城步伐[N];洛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晖;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2 于炜;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李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韩立红;哈尔滨都市圈内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张军;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汤芷萍;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城乡一体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史小红;强县扩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理与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鄂尔多斯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胡兰芳;县域城乡一体化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韩强;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红兵;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郎海蕾;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静;大连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崔凤;新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8 高增芹;基于城市化质量的武汉市城乡一体化及其时空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聃;政府与市场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杨剑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53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235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