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内部推荐的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群体内部推荐的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上购物市场蓬勃兴起,基于对等技术的对等电子商务则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也为商家提供了更透明的市场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是投机行为的越发凸显,使得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辨别信誉较优的卖家,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成本,阻碍了其网购的积极性。因此,针对对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任需求建立合适的信任模型,将有助于帮助买家用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精力选择到更优的卖家,从而有效的减少投机行为。 本文在分析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内部推荐的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本文详细分析了现有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理论的不足,找出了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等电子商务发展的信任需求;构建了对等电子商务下一种基于群体内部推荐的信任模型,该模型由群体机制、内部推荐机制和奖惩机制三部分构成;其中在群体机制中引入了节点信息表用于记录与动态更新节点信誉值;在内部推荐机制中引入了综合权重系数来调节被推荐节点的综合信誉值;在奖惩机制中引入了节点反馈表以辅助节点信誉值的计算;最后在MATLAB中对模型中的综合信誉值进行了算法实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所构建的信任模型能基于群体内部推荐有效地识别信誉较好的卖家,间接遏制投机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对等电子商务 信任模型 群体 内部推荐 信誉值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P393.0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10
- Contents10-13
- 第1章 绪论13-2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15-19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述19-22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9
- 1.3.2 技术路线19-20
- 1.3.3 研究方法20
- 1.3.4 论文框架20-22
- 1.4 本文的创新点22-23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23-31
- 2.1 对等电子商务概述23-25
- 2.2 信任概述25-30
- 2.2.1 信任的定义25-26
- 2.2.2 信任的分类26-28
- 2.2.3 信任的特性28-29
- 2.2.4 信任度29-30
- 2.3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现有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的不足31-40
- 3.1 传统的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31-32
- 3.2 目前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代表性研究与应用32-37
- 3.3 目前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的局限性分析37-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群体内部推荐的信任模型的构建40-60
- 4.1 对等电子商务的信任需求分析40-42
- 4.1.1 对等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分析40-41
- 4.1.2 对等电子商务的信任需求分析41-42
- 4.2 信任模型总体设计42-46
- 4.2.1 设计思路42-43
- 4.2.2 设计目标43-44
- 4.2.3 设计方案44-46
- 4.3 群体机制46-49
- 4.3.1 群的结构46-47
- 4.3.2 节点加入47-48
- 4.3.3 节点离开48-49
- 4.4 内部推荐机制49-52
- 4.4.1 推荐思路49-50
- 4.4.2 综合信誉值的评价算法50-52
- 4.4.3 综合信誉值相关数据的存放52
- 4.5 奖惩机制52-56
- 4.5.1 服务信息的传播52-54
- 4.5.2 奖惩机制的量化54-56
- 4.6 信任模型分析56-59
- 4.6.1 交易节点的选取策略57
- 4.6.2 交易信息的安全传播策略57
- 4.6.3 对恶意节点的抑制和惩罚57-59
- 4.7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群体内部推荐信任模型的实现60-71
- 5.1 算法实现60-62
- 5.2 实例分析62-70
- 5.2.1 实验可行性分析63-64
- 5.2.2 数据来源64-65
- 5.2.3 数据处理65-67
- 5.2.4 结果及其分析67-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总结与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7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8-79
- 致谢79-80
- 详细摘要80-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忠军;王少杰;郑雪峰;林冉;锁延锋;于真;;基于声明机制的Web信任模型[J];高技术通讯;2010年10期
2 卢会芳;刘万军;;基于模糊集的P2P全局信任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年08期
3 田剑;梁国宏;;C2C网上拍卖信任模型的比较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06期
4 杨毅;杨新伦;唐西西;;改进的动态网格信任模型[J];煤炭技术;2011年08期
5 范会波;张新有;;基于超级节点的P2P信任模型-TSN[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9期
6 王X;郭篁;吴蒙;杨震;;一种Ad Hoc中基于拓扑变换的改进信任度估计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潘春华;朱同林;殷建军;刘浩;;基于偏差因子的P2P网络信任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严斌宇;刘方圆;董敏坚;周激流;卢苇;;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任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方芳;陈世平;裘慧奇;王佳炳;;一种基于移动P2P系统的访问控制框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8期
10 李燕;邓酩;;基于信任的多Agent供应链协商关系研究及应用[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智华;;Peer-to-Peer网络中的信任模型与恶意行为分析[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罗柏发;蔡国永;;信任的激励机制研究[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义铭;李恺;邱敏;;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云;;PKI的信任模型[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苟红玲;孙卫喜;;P2P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辉;王兰芹;刘娜;;信任模型在移动代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何菊霞;甘早斌;;一种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服务的信任机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8 励铮;李卫明;;基于对等网络的公共密钥基础设施信任模型[A];浙江省电子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任琳;冯军焕;;Manet中基于模糊信任的入侵检测机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10 余杰;李舟军;李梦君;;一种网格中的时间相关双层信任模型[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 许林平;节点,“网聚能力”的基石[N];解放军报;2011年
2 周晓娟;无线网络可移植“信任模型”[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周瑞辉 冯登国;PKI系统的常用信任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0年
4 章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装备部;系统对抗与节点对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关振胜;不同的信任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6年
6 美《InfoWorld》专栏作家 Eric Knorr;云安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N];网络世界;2011年
7 卿斯汉;PKI:认证和加密[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蔡俊邋许海 尹峰松;从体系破击节点的选择说开去[N];解放军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林琳邋郭秀玉;推进“一号工程”贯通“三大节点”[N];珠海特区报;2008年
10 卿斯汉;信息安全技术加速中国信息化进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炜;基于博弈论的普适计算信任模型的安全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高伟;对等网环境下搜索策略与信任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高伟;对等网环境下搜索策略与信任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屈海涛;异构网络环境中的MP2P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王建荣;对等网络中的查询搜索机制与信任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韦凯;网格环境下信任模型及其访问控制应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权义宁;基于L-模糊集的P2P信任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邓晓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复制节点攻击检测协议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董攀;自组织的MANET密钥管理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李景涛;P2P环境下的信任模型与副本方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由海;基于节点信誉等级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钟晓媛;P2P环境下抗击策略性攻击的信任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张慧慧;基于二元信任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红岩;一种改进型的P2P网络混合信任模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魏锋;P2P网络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辛海涛;P2P网络中信任模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玉;基于双层结构的P2P信任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于静;P2P网络信任模型的分析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倩;基于信誉和推荐评价的分布式P2P信任模型[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陈灿;P2P网络中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群体内部推荐的对等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29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