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18 00:41
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对复合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基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践,分析了《电子商务物流》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对《电子商务物流》课程重"新"定位的建议,并在对课程内容优化与重构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教学现状与提升教学效果的具体方法,期望能够对《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文章来源】:物流技术. 2020,3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在电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3 中职学校电商专业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现状
3.1 跨专业综合性学科课程,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可度较低
3.2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未能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3.3 缺乏权威的实用性教材
3.4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脱节
4《电子商务物流》课程重“新”定位
5《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重构
5.1 开展企业认知实习,进行饥饿教学
5.2 理论架构讲解与岗位技能模块实操
5.3 综合实训,系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6 提升《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路径方法
6.1 认知引导,情感共鸣
6.2 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利用
6.3 课堂教学“三对接”与学生行为塑造
6.3.1 学习目标对标岗位技能标准。
6.3.2 教学过程对标真实工作过程。
6.3.3 教学资源对标企业实际案例。
7 结论
本文编号:3348835
【文章来源】:物流技术. 2020,3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在电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3 中职学校电商专业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现状
3.1 跨专业综合性学科课程,学生对课程价值的认可度较低
3.2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未能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3.3 缺乏权威的实用性教材
3.4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与企业需求脱节
4《电子商务物流》课程重“新”定位
5《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重构
5.1 开展企业认知实习,进行饥饿教学
5.2 理论架构讲解与岗位技能模块实操
5.3 综合实训,系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6 提升《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效果的具体路径方法
6.1 认知引导,情感共鸣
6.2 多样化教学资源的利用
6.3 课堂教学“三对接”与学生行为塑造
6.3.1 学习目标对标岗位技能标准。
6.3.2 教学过程对标真实工作过程。
6.3.3 教学资源对标企业实际案例。
7 结论
本文编号:3348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3348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