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8:18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如何提高农民收益、消除中国的城乡差别,是中国各级政府、企业家、学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而新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研究是消灭我国农村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农产品网上交易可以扩大交易范围,增加交易机会,节约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交易效率。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可以对农产品的整个供应链进行追溯,极大的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双向电子市场模式的研发能增加我国的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更加便捷的流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本论文结合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背景,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蓝图,针对农产品双向电子商务进行了研究,并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控制及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以保证新农村电子商务的有效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功运用将会推动农村流通经济的发展,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本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对象,结合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的研究,以促进农村经济、减少城乡差距为目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信息平台及其组织建设模式,并针对我国电子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首先总结和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商务研究的现状,并依次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其次介绍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给出了新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结合目前的研究趋势给出了未来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美好蓝图规划。通过分析当前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双向电子商务模式,给出了该模式的主体框架和功能模型,并针对其供求信息的匹配模型展开了研究。第三,对新农村电子商务的安全推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措施。为保证农产品的安全以促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论文提出了通过构建农产品追溯系统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四,通过总结借鉴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组织建设模式,对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组织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借鉴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较优的组织构建模式,为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组织方式提供了建议。最后结合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推广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电子商务 供求匹配 层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24.6
【目录】:
- 目录3-5
- Contents5-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11-16
- 1.2.1 国内新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11-14
- 1.2.2 国外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14-16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16-18
- 1.3.1 主要内容16-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1.4 论文创新点18-19
- 2 新农村电子商务概述及发展蓝图规划19-28
- 2.1 新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19-22
- 2.1.1 新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19-20
- 2.1.2 新农村电子商务的特点20-22
- 2.2 传统农村电子商务与新农村电子商务的比较22-23
- 2.3 新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蓝图23-26
- 2.3.1 网上农贸市场24-25
- 2.3.2 数字农家乐25-26
- 2.3.3 网上公社平台26
- 2.4 新农村电子商务作用26-28
- 3 新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及仿真模型28-37
- 3.1 双向电子商务的概念28-29
- 3.2 新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设计29-30
- 3.3 双向电子商务市场功能结构30-31
- 3.4 新农村双向电子商务模型仿真31-37
- 3.4.1 模型的假设31-33
- 3.4.2 匹配模型的构建33-34
- 3.4.3 供求匹配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34-37
- 4 新农村电子商务安全控制37-46
- 4.1 新农村电子商务安全问题37-39
- 4.4.1 新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问题37-38
- 4.4.2 新农村农产品安全问题38-39
- 4.2 新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措施39-40
- 4.3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40-46
- 4.3.1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概念41-42
- 4.3.2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系统总体框架42-43
- 4.3.3 农产品供应链追溯功能43-46
- 5 新农村电子商务组织建设模式46-53
- 5.1 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的对象46
- 5.2 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体46-47
- 5.3 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方式及其选择因素47-49
- 5.3.1 新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方式47-48
- 5.3.2 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方式的选择因素48-49
- 5.4 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方式选择的实例分析49-53
- 5.4.1 问题的提出49-50
- 5.4.2 选择过程50-52
- 5.4.3 选择结果及分析52-53
- 6 推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建议53-55
- 6.1 农产品标准化管理53
- 6.2 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督制度53
- 6.3 实行城乡结合的双向电子市场交易模式53-54
- 6.4 落实人才管理制度54
- 6.5 加强电子农民的培养54
- 6.6 完善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基础设施54-55
- 7 总结与展望55-57
- 7.1 总结55
- 7.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1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静;;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2 安载学;高明;蔡红梅;田子玉;高峰;;发达国家农产品追溯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涛;农产品供应链追溯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乐冬;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39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