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末端配送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末端配送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商务 城市末端配送 共同配送 粒子群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城市末端配送已经成为现代电子商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门”是城市末端配送面临的主要难题,间接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共同配送模式的提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共同配送模式的目标是配送计划的制定和顺利实施。复杂的城市交通网络是配送计划的载体,众多的城市末端网点是协助配送计划实施的有效手段。两者有利于配送计划的顺利实现,但是也增加了最优配送计划的求解难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借助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构建了城市配送网络,为真实模拟城市道路网路奠定了基础。利用道路畅通度系数改进了1-M-1模型,加入了配送时间成本概念,使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城市末端配送问题。提出了GS-LS-NS联合学习搜索机制,并成功引入到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中,从而得到了协同粒子群算法(Coopera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PSO),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为了充分整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协同粒子群算法的功能优势,本文又提出了基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启发式算法(GIS-CPSO),该算法具有良好的交通网络构建能力和强大的路径搜索能力。为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本文将上述理论方法成功地应用到上海市闵行区的末端配送案例中。与其他方法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发现GIS-CPSO在各指标评比中均表现优秀。相对物流服务商而言,基于城市交通网络制定的配送计划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GS-LS-NS搜索机制在提高PSO算法搜索能力方面表现优秀,该搜索机制为其他群智能搜索算法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电子商务 城市末端配送 共同配送 粒子群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9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第1章 绪论13-21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7
- 1.3 研究内容17-19
- 1.4 本章小结19-21
- 第2章 文献综述21-27
- 2.1 城市货物运输研究现状21-22
- 2.2 城市末端配送综述22-23
- 2.3 算法设计综述23-25
- 2.4 地理信息系统25-26
- 2.5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城市末端配送网络结构27-41
- 3.1 配送网络概述27-30
- 3.1.1 配送网络概念27-28
- 3.1.2 配送网络分类28-30
- 3.2 末端配送网络组成结构30-33
- 3.2.1 配送网络要素层30-32
- 3.2.2 配送网络控制层32-33
- 3.2.3 配送网络应用层33
- 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末端配送网络构建方法33-40
- 3.3.1 末端配送网络数据集的构建流程34
- 3.3.2 网络数据集设置34-38
- 3.3.3 GIS网络分析功能38-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4章 城市末端配送模型41-49
- 4.1 城市末端配送问题概述41-42
- 4.1.1 末端配送业务模式41
- 4.1.2 末端配送运作流程41-42
- 4.2 城市末端配送数学模型42-46
- 4.2.1 畅通度系数42-43
- 4.2.2 模型定义与假设43-45
- 4.2.3 末端配送模型建立45-46
- 4.3 本章小结46-49
- 第5章 城市末端配送优化方法49-61
- 5.1 基础工具与理论介绍49-51
- 5.1.1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49
- 5.1.2 粒子群算法49-51
- 5.2 GS-LS-NS联合学习搜索机制51-54
- 5.2.1 GS-LS-NS机制概述51-52
- 5.2.2 GS-LS-NS机制的设计思想52-53
- 5.2.3 GS-LS-NS机制的实现53-54
- 5.3 GIS-CPSO优化算法54-59
- 5.3.1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阶段55-57
- 5.3.2 基于CPSO的路径优化阶段57-59
- 5.4 本章小结59-61
- 第6章 案例分析61-77
- 6.1 案例概述61
- 6.1.1 案例背景61
- 6.1.2 数据来源61
- 6.2 闵行区末端配送网络61-65
- 6.2.1 上海市交通网络数据集61-64
- 6.2.2 初始可行解64-65
- 6.3 静态交通网络下的闵行区末端配送方案65-70
- 6.3.1 求解结果65-69
- 6.3.2 结果分析69-70
- 6.4 动态交通网络下的闵行区末端配送方案70-75
- 6.4.1 动态交通网络构建70-73
- 6.4.2 求解结果及分析73-75
- 6.5 本章小结75-77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77-81
- 7.1 总结77-78
- 7.2 展望78-81
- 参考文献81-87
- 致谢87-8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9-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顺亮,穆振东,刘清;基于连接特性的路径规划算法及其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年06期
2 刘妙龙,黄佩蓓;分形理论在城市交通网络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年06期
3 胡永举,高婷婷,尹丽丽;城市交通网络设计问题分析及其诡异[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易昆南;于菲菲;;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停车-换乘行为[J];系统工程;2006年03期
5 许良;高自友;;基于路段能力可靠性的城市交通网络设计[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2期
6 孙壮志;;城市交通网络形态特征分形计量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1期
7 吴军;;城市交通网络优化研究与进展[J];江西科学;2007年04期
8 郭建科;韩增林;许妍;;基于集聚分形的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演变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年05期
9 吴军;;城市交通网络优化研究及其进展[J];价格月刊;2008年08期
10 马景富;王红蕾;;城市交通网络的抗毁性研究[J];福建电脑;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白白;;城市交通网络及流量参数的仿真模型[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盘薇;贾丽斯;薛郁;;考虑绕路行驶的随机更新城市交通网络模型[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B水动力学基础[C];2014年
3 李润梅;汤淑明;;饱和城市交通网络的边界均衡动态交通分配[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许妍;;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演变与居住空间扩散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许妍;;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演变与居住空间扩散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刘建军;薛强;高玮;裴桂红;;城市交通网络的渗流力学模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郭建科;韩增林;;大连城市交通网络演变的分形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高自友;;城市网络交通出行行为与复杂性[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都匀记者站 文勇;构建“大都匀”城市交通网络格局[N];黔南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杜烁 通讯员 张钊;构建科学顺畅便捷城市交通网络[N];邢台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士彬;尽快制订出台城市交通法[N];解放军报;2009年
4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书记 杨国文;加快中心城区发展 突出城市特色和产业支撑[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5 饶思锐;破解城市“堵”局须软硬兼施[N];海南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梁元;一座城市的完美跨越[N];渭南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红军 傅强;让城市生活更幸福[N];沧州日报;2013年
8 ;渭南创卫——一座城市的革命[N];陕西日报;2011年
9 孟昭华 周平生 肖畅 刘宣颥;加快城市崛起战略 打造滨湖生态名城[N];徐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董乐平;建得宜居绘新景[N];延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建军;城市交通网络拓扑结构复杂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赵月;复杂交通网络拥堵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汪健;支持增量更新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时空数据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新;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与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盛来芳;基于时空视角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韬;基于空间分析视角的城市交通网络效率评价[D];长安大学;2013年
2 刘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网络模型及拥堵现象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李想;考虑换乘的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配流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超林;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城市末端配送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张培雷;城市交通网络设计中的诡异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6 谢琛;城市交通网络拥堵产生及传播的动态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莫孝源;城市交通网络的控制与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赵鹏;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多方式城市交通网络的协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9 盘薇;城市交通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的相变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杨艳飞;城市交通网络宏观控制模型建模及仿真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59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