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典型案例的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3:16

  本文关键词:基于典型案例的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与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苏南制造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服务型制造


【摘要】:欧美制造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东南亚邻国产业转型的经验,导致苏南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整套产品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和阶段制造商3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和采取的行为举措,提出了苏南制造业面对世界制造新态势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单位】: 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苏南制造 产业转型 产业升级 服务型制造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ZHD013)
【分类号】:F427
【正文快照】: 0 引言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受到来自欧美日高端制造业回流和东南亚低端制造业崛起的“前后夹击”,市场空间大幅缩小,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土地成本上涨、环境和资源保护要求不断加大等投资环境条件的限制,使得制造业利润持续下滑。2015年春节前后,一些制造业大省相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2 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7期

3 吴晓波;窦伟;高钰;黄芳俪;;基于核心-辅助技术匹配的二次创新及其演化路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4 孔伟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9期

5 赵昌文;许召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调查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4期

6 巴曙松;郑军;;中国产业转型的动力与方向: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瑞;童水光;;浙江省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现状及对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9期

2 胡赤弟;黄志兵;;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利益与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3 陶庆先;;比较视野下湖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年02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金碚;张其仔;原磊;;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5 李钢;廖建辉;向奕霓;;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6 余典范;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7 金碚;;全球竞争新格局与中国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5期

8 张继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初始条件与应对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丁志国;赵宣凯;苏治;;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升级方向与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9期

10 毛丰付;潘加顺;;资本深化、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海,黄群慧;制度转型、管理提升与民营企业成长——以浙江华峰集团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2 胡军,陶锋,陈建林;珠三角OEM企业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基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8期

3 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4 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4期

5 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6 薛红志;张玉利;;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合作的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7 李平;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李平;;“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课题组;金碚;张其仔;原磊;;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江龙;杨旭;;我国汽车制造业出路何在[J];改革与开放;2005年10期

2 李先涛;魏志荣;;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调整与改造[J];北方经贸;2005年12期

3 岳子俭;;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1期

4 周皓月;;浅析中国制造业现状[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8期

5 宋利民;;加快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进程[J];煤;2008年11期

6 孙超;裴振英;;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及优劣势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戴旭东;;关于起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07期

8 张湘伟;深化产学研合作 振兴重庆制造业[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周祖德;振兴制造业刻不容缓[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02期

10 李寿生;;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差距[J];中国经济信息;2002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海莲;姚绍文;龙华;叶愈;;云南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分析研究[A];2011装备制造业绿色创造 节能减排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施庆华;;云南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浅析[A];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施庆华;;云南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浅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董琳琳;盛春辉;刘向红;;辽宁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张燕平;赵姝;;力促安徽制造业实现新跨越[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中山市装备制造业现状及展望[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柳百成;;制造业科技发展战略[A];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金敏力;;以信息化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王海峰;;甘肃装备制造业现状与展望[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唐兴伦;;大力振兴和发展装备制造业 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译 本报记者 王悠然 侯丽 赵琪;以创新促进制造业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常云昆;加强中德合作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N];陕西日报;2003年

3 记者 邱永强;明确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N];甘肃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卢飒;“把脉”贵阳制造业[N];贵阳日报;2006年

5 艾琳;装备制造业重振雄风[N];兰州日报;2007年

6 田洋;依托军工科技和市场竞争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N];贵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孙爱民;制造业信息化 三年铺天盖地[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栗清振;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整体向好[N];中国电力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姚晋平;政策呵护 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正当时[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舒 李高超;制造业三国演义 中日韩谁执牛耳[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梅;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双向驱动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李婷婷;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动力机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3 闫仁轶;装备制造业虚拟合作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庞紫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鑫;辽宁装备制造业企业实施跨国战略联盟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6 杨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的激励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7 刘明;面向全球环境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8 匡雷达;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9 赵仕海;吉林省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培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博;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6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096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5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