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特约主编寄语

发布时间:2017-10-27 19:00

  本文关键词:特约主编寄语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电力市场 减排承诺 中国电力工业 环境危机 经济发展 南方电网公司 社会经济 发电行业 碳交易


【摘要】:正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范围内碳排放不断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化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选择。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低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清华园;
【关键词】碳排放;电力市场;减排承诺;中国电力工业;环境危机;经济发展;南方电网公司;社会经济;发电行业;碳交易;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范围内碳排放不断增加,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化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选择。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做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低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寒星;;低碳认证制度[J];中国船检;2010年10期

2 吕静;;清洁煤之梦[J];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13期

3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4 ;绿色煤电挑战气候变暖[J];电力勘测设计;2009年05期

5 李阳;张洪胜;;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下的低碳经济的转型建议——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知识经济;2010年08期

6 宋帅;王裕胜;;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国际借鉴及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夏德建;任玉珑;史乐峰;;中国煤电能源链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系数计量[J];统计研究;2010年08期

8 王艳坤;;低碳就在身边[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年10期

9 谢睿萍;;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10 杨绪彪;;碳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J];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刘荣霞;张鹏鹏;夏建新;汲荣荣;;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谢园方;赵媛;;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气候变化、碳排放和纺织工业[A];“科德杯”第六届全国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建伟;许晨光;裴磊;张萍;;我国包装工业碳排放总量测算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葵;朱莉;贾姗;;个人碳排放基准值的估算方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8 邵诗洋;;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张艳;秦耀辰;;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10 杨涛;李艳梅;;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理论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良;青岛碳排放指标卖到德国[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记者 吴苡婷;为何用双重标准看待中国碳排放[N];上海科技报;2009年

3 何英;美碳排放交易法案喜忧参半[N];中国能源报;2009年

4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齐晔;走中国特色低碳化之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建华;碳排放:企业可能面对的产品质量新标准[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记者 周玉洁;专家称我国应争取合理的碳排放权益[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张于牧;刚性碳排放,绕不过的“坎”儿[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孙明河 王延斌;中国控制碳排放是挑战也是机遇[N];科技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将辉;丁仲礼院士:人均累计碳排放体现公平[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芬航为环保做贡献今年碳排放指标已增至61[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春娜;基于生命周期的混凝土大坝碳排放评价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2 邓吉祥;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支持的模型探索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牛鸿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苗壮;我国区域碳排放分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孙猛;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及减排绩效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姬世东;中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任志娟;中国碳排放区域差异与减排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8 李洪丞;机械制造系统碳排放动态特性及其碳效率评估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王娟;财政分权、政府支出与碳排放[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黄宜;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演变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2 张海伟;关于碳排放交易会计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林靖s,

本文编号:1104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104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