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与中国电力转型之路
本文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与中国电力转型之路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生产 气候变化 联合国秘书长 电力需求 中国电力 潘基文 联合国总部 转型之路 节能减排 发展峰会
【摘要】:正今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对于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会见我时指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联合国将大力支持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国家电网公司;
【分类号】:F206;F426.61
【正文快照】: 今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对于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会见我时指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丹;中国能源政策回顾与未来的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20期
2 亚荻;中国将成为最大能源购买国[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4期
3 赵忠廉;福建能源生产、消费与结构状况分析[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2年03期
4 朱成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能源的发展[J];节能;2006年02期
5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J];能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6 王建华;刘芳;;国际能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2期
7 蒲晓刚;李晓曼;;中亚能源之争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班硕言;;“能”发展之基石 “源”生态之累积——关于能源引发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4期
9 ;李克强在全国能源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保障能源供给 促进经济发展 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J];上海节能;2009年02期
10 林文宽;;浅议未来10年广西能源发展[J];广西经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王谦;;我国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能源“十五”发展重点规划[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4 范维唐;;21世纪中国能源[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6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7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8 方华灿;;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9 胡小平;;中国能源持续战略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曾少军;;全球能源与环境现状及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红梅;能源保险:期待东风扶上马[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戚燕凌 郑金发;揭开土耳其能源面纱[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金言;拓宽能源学研究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陶社兰;熊光楷:“中国能源威胁论”站不住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经济学中的“能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史丹;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明辉 陶思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许勤华;中加能源合作迎来春天?[N];中国能源报;2012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在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英国《经济学人》 赵清 译;英国能源议案招致民众不满[N];中国石化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云;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Akulova Yulia;中俄能源合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Azamat Baimoldin;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能源合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曼誉;能源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D];辽宁大学;2012年
5 单君兰;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训领;中国能源发展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位现强;挑战与机遇—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因素[D];暨南大学;2009年
8 吴晓春;中印能源的竞争与合作[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文锴;中印能源合作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久佳;美国能源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7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16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