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矿产开发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17 05:03

  本文关键词:资源收益分配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矿产开发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收益分配 资源诅咒 财富共享


【摘要】:从国际经验看,规避"资源诅咒"的有效途径就是看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收益是如何分配与使用的。一般来讲,资源收益构成中除常规性生产要素报酬之外,还应包含特殊性要素报酬即资源收益。社会共享是资源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决定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绩效的重要因素。政府作为资源所有权人和宏观经济管理者,获取权利租金和税收,并在中央与地方、当代与后代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以推动资源财富的形态转化,最终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实现资源财富共享。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10AJL00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924)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041004-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6.1
【正文快照】: 以矿产开发为例景普秋问题的提出依赖于矿产开发的资源丰裕国家或区域,多出现贸易条件恶化、反工业化等“荷兰病”现象,以及收入分配状况的两极分化、寻租腐败、利益冲突乃至战争等问题,最终使经济增长长斯滞缓,从而面临“资源诅咒”的后果。究其原因,自然资源开发带来的巨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冬林,汤吉军;沉淀成本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2 景普秋;;基于矿产开发特殊性的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松蓉;;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2 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兼论资源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3 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财政政策扶持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5 王若菊;王士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城市联盟制度探索——以大庆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9期

6 庞娟;;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规避与产业创新[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7 李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3期

8 汤吉军;;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障碍与制度创新[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12期

9 于萍;;资源型城市发展接替产业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7年12期

10 张复明;景普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于立,孟韬,姜春海;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障碍与退出途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0期

2 张复明;景普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3 张复明;;矿产开发负效应与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2期

4 景普秋;;基于矿产开发特殊性的收益分配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镭,郎一环,陈龙桂;区域矿产开发研究初探[J];中国地质经济;1992年03期

2 木子;广西基本完成矿产开发年度检查工作[J];南方国土资源;2003年11期

3 潘圣明;试论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J];国土资源通讯;2004年07期

4 ;矿产开发要同矿山环境治理协调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12期

5 胡德斌;英国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4期

6 ;全面构建和谐矿产开发秩序[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18期

7 周卫红;黎谊锴;韦鹤群;;做强地质勘查 做大矿产开发——记广西第六地质队地质找矿[J];南方国土资源;2007年09期

8 朱天云;;矿产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年04期

9 ;2007年新疆矿产开发投资猛增[J];新疆有色金属;2008年01期

10 ;部督导组检查指导我省地灾防治和矿产开发整合工作[J];浙江国土资源;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澍;;矿产开发中的资源效益[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李利群;;加快矿产开发步伐 促进全队经济发展[A];陕西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姜澍;;矿产开发中的资源效益[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旭;;试论国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改革发展若干战略[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贾文龙;;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为例[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齐运铎;;江苏优质硅质原料矿产开发利用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杨伟忠;;从大厂矿产开发看我国锡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张子华;;加快经济发展 繁荣地矿事业[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周爱民;;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模式及技术[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敏;廖柏寒;雷鸣;曾清如;张永;;湖南郴州、石门、冷水江3个矿区As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王海军 通讯员 肖俊胜;矿产开发助推县域经济[N];阿克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朱志升;上海中恺公司考察地区矿产开发[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卢守润 孟昭圃;电子监控矿产开发秩序[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记者 聂闻;九部委联手整治矿产开发“多、小、散”[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记者 吴岗;今年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总目标和任务确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丁全利;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阶段性成效显著[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吴岗;切实巩固矿产开发秩序整顿工作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8 白福辉;奈曼旗矿产开发富山乡[N];通辽日报;2006年

9 记者 杨明志;刘一平深入潞西调研矿产开发[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左亚军;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 清理拖欠工程款[N];永州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震;基于“3S”技术的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2 韩克锋;抗日战争时期贵州采矿业发展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田东辉;西部地区矿产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4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194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