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和清洁能源创新模式:基于光伏产业的跨国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政策组合和清洁能源创新模式:基于光伏产业的跨国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策工具 政策组合 技术推动 需求拉动 技术创新 光伏产业
【摘要】:虽然具有相似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和动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主要国家在清洁能源创新过程中却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创新政策工具的差异。美国采取技术链主导的创新模式,德国实行以市场链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日本实施的是近似美国的以技术链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中国则形成了以产业制造链为核心的创新模式。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应各有不同。中国近期虽然通过密集的需求拉动型政策工具刺激了国内光伏市场的迅猛扩张,但未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更加合理审慎的政策组合结构。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若干领域政策实践的中国公共决策模式及其现代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1233005) 国家863项目“光伏系统和平衡部件现场测试与实证性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11AA05A304)的资助
【分类号】:F416.6
【正文快照】: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清洁能源发展受到众多国家的青睐,各国纷纷出台清洁能源发展战略。111作为潜力巨大、发电成本较低的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在2000年以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以高于4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向阳;;全球气候变化规则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2 智强;苏竣;汝鹏;张芳;;政策引导下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以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J];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02期
3 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01年04期
4 陈琼娣;余翔;;美国“绿色技术”专利试点项目及启示[J];科技与法律;2012年04期
5 余杨;包海波;;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政策的国别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1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果仁;;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的启示与借鉴[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年02期
2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促进中国低碳零售发展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3 田华;刘晨阳;;中国推进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政策的战略意义与路径选择[J];财政研究;2010年07期
4 段杰鑫;;通讯产业链及其形成的成本动力学机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5期
5 王玉主;;亚洲区域合作的路径竞争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6 张文龙;余锦龙;;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专利技术产业化组织模式研究——以广州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7 吴金明,张磐,赵曾琪;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8 洪勇;苏敬勤;;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9 卢立伟;;大宗商品高价体制与货币战[J];改革与战略;2011年05期
10 武建龙;王宏起;陶微微;;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我国发展低碳零售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万立军;黄桂林;汪洋;田金信;;基于循环经济模式和供应链理念矿业资源产业链的构建[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曙霄;郭沛;;“碳关税”的两重性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4 刘景;谭振;江昌俊;;安徽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A];安徽省茶叶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茶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波;;零售业低碳化与我国发展低碳零售的政策选择——基于企业的自然资源基础观[A];第七届珠三角流通业学术峰会暨“珠三角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勇;朱瑜;;国际航空减排谈判、欧盟碳排放交易新政与中国对策研究[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与免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鹏飞;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供应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颖;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芳;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周飞跃;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秀峰;共性技术理论在农业领域应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赖平耀;东亚模式与中国[J];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Z1期
2 苏竣,林淼,尤政,龚克;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创新实践[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何隽;;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专利——是否需要一套因应气候变化的特殊专利制度?[J];知识产权;2010年01期
4 刘磊;;低碳技术推广与专利保护的博弈——谈低碳技术专利权人应对技术推广压力的策略[J];知识产权;2010年06期
5 路风;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嘉春;;优化宏观政策组合刺激经济效果显著[J];财会研究;2009年03期
2 ;“一保一控”需要政策组合[J];金融博览;2008年09期
3 李永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组合[J];学习论坛;2003年12期
4 陈华;杨晶晶;;08政策组合拳“救市” 09中小企业能否脱困[J];光彩;2009年01期
5 刘煜辉;;中国经济政策组合谋变[J];发展;2013年02期
6 代礼忠;寻求多重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J];发展;1998年07期
7 许健;宜着眼于整体扩张型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35期
8 范剑平;;自主性增长乍现宏观政策组合生变[J];财经界;2003年04期
9 ;不同政策组合下经济增长三种情景预测[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09年02期
10 李薇;;“面面俱到”还是“针对性帮扶”?——扶持中小企业政策的策略性组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兴安;稳定有效投资需要政策组合拳[N];证券日报;2014年
2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徐平生;宏观政策组合需适时调整[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吴婷婷;政策组合拳应对金融海啸 中国经济转“危”为“机”[N];证券日报;2012年
4 记者 金辉;张占斌:城镇化期待一系列政策组合[N];经济参考报;2012年
5 郭牧炫;优化政策组合 降低融资成本[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年
6 刘海影 上海国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需要何种政策组合?[N];企业家日报;2014年
7 侯林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 曹阳 高级分析师;有必要重新检视当下的货币政策组合[N];上海证券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韩笑鹏;“稳”字当头 政策组合拳呼之欲出[N];国际商报;2012年
9 张鹏;政策组合拳有“力度”也要有“准度”[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10 实习生 刘良昌 记者 彭文辉;我市亮出“政策组合拳”推进锂电产业发展[N];宜春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磊;“裁判潜规则”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97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19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