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技术效率 非期望产出 网络DEA 环境规制
【摘要】:目前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钢铁工业绿色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SBM-DEA模型,从铁前工序和铁后工序两阶段视角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重点探讨了环境规制强度对绿色技术效率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钢铁企业整体的以及铁前和铁后工序阶段的绿色技术效率均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从生产流程的角度看,铁前工序阶段在效率挖掘方面潜力相对更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看,东、中、西部地区钢铁企业的绿色技术效率依次递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资源循环利用率与绿色技术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不显著,未能观测到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与企业产出增长"双赢"的效果。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研发投资率可以显著促进绿色技术效率增长。因此,在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的前提下,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增加环保投入及自主研发投入是中国钢铁企业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可咨考虑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减量化与低碳双重约束下中国高能耗制造企业技术效率评价与提升研究”(批准号71272160)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能源与环境约束下河北省钢铁产业网络DEA效率评价及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批准号15454013D)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项目“碳交易视角下制造业全产业链综合价格指数战略研究”(批准号KJW-A-1410)
【分类号】:F426.31;X32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产业是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中国粗钢产量自1996年以来连续19年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钢铁产业毫无疑问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户。2009—2013年钢铁产业的年均能耗占到全国能耗的16.9%,年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占到全国固废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太平;入世后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1年06期
2 王邵永,李彬;钢铁企业微利时代的来临及对策[J];轧钢;2001年05期
3 张保证;钢铁企业厂商联盟经营探讨[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石莹;;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即将成立[J];本钢技术;2001年08期
5 邱虹;“入世”,钢铁企业的发展策略[J];经贸导刊;2002年06期
6 高梅生;浅论四川钢铁企业资产重组的思路与对策[J];四川冶金;2002年05期
7 杨惠札,赵秋文;试述入世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天津冶金;2002年01期
8 李世俊;钢铁企业开拓市场的对策刍谈[J];冶金财会;2002年08期
9 漆永新;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冶金管理;2002年01期
10 招冀 ,王文瑾;钢铁企业重新定义核心产业[J];冶金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亚飚;;钢铁企业雨水资源应用及主要问题浅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2 邹红;;我国钢铁企业迎接“入世”的几点看法[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文兵;;流程模拟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4 廖美春;;对我国中央直管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思考[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袁宇峰;张国宏;;民营钢铁企业发展态势分析[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王维兴;;钢铁企业节水工作的思路和方法[A];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高层论坛材料汇编[C];2006年
7 于武;袁明观;杜莹芬;;成果评介10: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型钢铁企业建设[A];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管理创新——200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8 王硕民;焦根鹏;王玲;王永强;;浅谈钢铁企业的节能和环保管理工作[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贾秀英;张志刚;王景岚;陈瑞芳;;加快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现信息化与标准化的融合[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阎国荣;刘全金;;钢铁企业节水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冶金节水、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莱钢现场节水经验交流会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钢铁企业如何开拓市场(下)[N];中国冶金报;2002年
2 李淑萍;从钢铁企业成本分析看合理利用资源的途径[N];中国冶金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曾业辉 唐福勇;钢铁企业:双赢不是我说了算[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记者 高渊;宝钢探索生态型钢铁企业新路[N];人民日报;2005年
5 田书华 作者为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钢铁企业应加快重组[N];证券时报;2005年
6 欣欣;今年国际钢铁市场向好[N];中国矿业报;2006年
7 贾林男;我国严控外资进入钢铁企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乔峻峰;中国钢铁企业面临更大冲击[N];中国贸易报;2006年
9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信息部;市场较平稳 钢企多观望[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记者 罗华国;山东加速大企业集团组建[N];中国冶金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王宏亮;钢铁企业多粒度分型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于宏民;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融资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4 伍景琼;多期决策下钢铁企业采购与生产库存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胡劲草;钢铁企业设备备件分类评估及库存优化算法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7 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浩;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崔发婧;基于生产物流的钢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心灵;我国钢铁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鸿渊;大型钢铁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3 李振兴;基于价值链的优化增强我国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4 李芳;民营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其案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5 范永超;现代营销理念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范倩倩;面向订单优先级的钢铁企业坯料匹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博;低碳经济背景下辽宁省钢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孙颖;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物流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蒋风翔;中国钢铁企业的竞争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熊鹏;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35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23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