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21:19

  本文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镇化 电力需求 相关性 负荷预测 饱和负荷


【摘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电力需求的作用机制,研究了国内外主要国家城镇化率与用电量之间发展规律,总结出城镇化进程中电力需求增长的阶段性特征,认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分析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与电力需求的相关性,认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相关性最高。构建了中国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模型,提出中国城镇化率从50%提升到75%的未来进程中每提高1%,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4.6%;当城镇化率超过75%,电力需求的增长将放缓。构建了天津地区城镇化与电力需求增长的关系模型,提出天津地区城镇化率从80%提升到90%的未来进程中每提高1%,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长8.8%,最高用电负荷增加89万k W。建议随着中国城镇化新一轮稳妥推进,要相应地加强发电和电网设施的匹配规划和建设;在地区电力负荷预测和饱和负荷分析工作中,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而引起空间负荷变化等情况,科学进行中长期负荷预测。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水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饱和负荷分析技术及应用研究”资助~~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0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26%增长到2012年的52.57%,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根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中国仍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期[1]。电力消费量作为经济运行风向标和晴雨表,对判断经济运行状况、推测经济运行态势具有先行指标含义[2]。19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2 全伟;;我国能源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8期

3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4 张欢;成金华;;中国城市化进程对能源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J];管理学报;2011年07期

5 张福伟;陈潇萍;徐顺青;郭郢;;基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指标的电力负荷预测[J];华中电力;2011年04期

6 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7 甘小文;黄小勇;胡宾;;城镇化对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1年06期

8 谭显东;单葆国;徐敏杰;;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长期电力需求模拟[J];中国电力;2010年01期

9 郁聪;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看能源发展战略内容的完善[J];中国能源;2001年10期

10 张晓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张前进;;宁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胡晓绵;吕新军;;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八个区域的面板模型[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3 李菁;李万明;;基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新疆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4 杨冠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庆年;;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面板协整理论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毕军贤;;中部县域城镇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耗量关系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李永乐;吴群;;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阶段性特征研究——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8 王远;王义琛;周婧;王芳;朱晓东;陆根法;;铜陵市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6期

9 孙宁;徐菊艳;;我国三大产业电力消耗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10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建军;郝栋;卢艳玲;;中国城市化中技术范式的低碳转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王强;伍世代;李婷婷;;区域城市化演进的能源消费响应机理[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成新;蒋红花;王格芳;周玉杰;;山东省能源供求预测与集约利用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8 毕军贤;;中部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能源消耗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于灏;张贤;魏一鸣;;城市节能与二氧化碳减排情景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10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文文;绿色电力发展的法律机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剑春;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红;基于非径向DEA方法的江苏FEEEP协调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马精华;地市电力景气指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明;;刍议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2 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衡量指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4 耿海清;邓勇;;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环境问题初探[J];北方经济;2007年17期

5 原艳梅;林振山;陈玲玲;;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2期

6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7 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8 沈清基;;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9 白磊;;欧洲的绿色城市主义——从《Green Urbanism: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看中国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6年07期

10 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能源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方法的比较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梅;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德军;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宗颢;如何应对电力需求增长的变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年03期

2 欧阳昌裕;;电力需求——预测工作要有新思维[J];电力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3 ;非典疫情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J];农村电气化;2003年06期

4 沈红宇;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3期

5 赵晓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刘楠,王宇奇;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年06期

7 韩晓平;设置电力增容门槛 遏制不良电力需求[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3期

8 ;日本2013年前电力需求展望[J];国际电力;2005年02期

9 金霞,祝海岩;电力需求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年10期

10 陈建林,张少勇;我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未来5年俄电力需求将增长20%[A];《电站信息》2012年第3期[C];2012年

2 ;电力需求2013年稳中微升,火电或迎“拐点”[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A];《电站信息》2013年第03期[C];2013年

4 段树乔;杨扬;;全球电力需求与资源、环境、科技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解决途径[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5 李兰臣;;恒易置业有限公司电力需求侧安全行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培育;;电力需求侧供配电系统节电措施[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顾瑜芳;王斌;;江苏省电力需求侧资源经济性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兰臣;;电力需求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门可佩;蒋梁瑜;;中国电力需求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德功;日大宗电力需求回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司建楠;能源局确保满足夏季合理电力需求[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春燕;2009电力需求呈前低后高态势[N];市场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恢复正增长 多因素促电力需求反弹[N];证券时报;2009年

5 华时文;“十五”电力需求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五[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潘峰;今年电力需求增速将创新高[N];证券日报;2003年

7 ;电力需求三季度将回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谢蓉;五大措施 确保电力需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9 季点;“十五”电力需求平均增速为5%[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华时文;“十五”电力需求将平稳增长[N];中国冶金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淑霞;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演变规律及转折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2 周明;电力需求侧市场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3 王冬容;电力需求侧响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银峰;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娟;电力需求周期波动峰谷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梁亚丽;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4 劳咏昶;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相关性及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5 杨四平;山西代县电力需求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高冲;济南地区电力需求侧资源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7 孙艳复;电力需求侧能效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房林;中国电力需求的预测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魏琼;基于安徽省统计数据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徐和忠;大连电力需求节能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275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275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