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升级的影响与升级路径选择——基于出口垂直专业化视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20:24

  本文关键词: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对升级的影响与升级路径选择——基于出口垂直专业化视角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制造业 国际分工 垂直专业化 产业升级 升级路径


【摘要】:入世之后,中国面临的市场规模、市场准入、经贸规则等发生新变化,作为中国外贸主力的制造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并影响其升级进程。本文对2002、2005、2007和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1水平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参与国际分工程度提高,但趋势在弱化,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更高。随后结合相关指标和对制造业的细分,分析入世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状况,结果显示产业间升级有所改善,而产业内升级经历了进展、逆转和再进展的波折变化,这有别于以往的研究。通过计量模型实证验证国际分工对制造业两种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产业间升级,各制造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与产业内升级同向变化,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业内升级作用最大,对资本密集型的作用次之,对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作用最小。最后,对上述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分类号】:F424;F752.6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入世以来,来华外资的质量和结构不断变化,影响国内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模式。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对华研发投资加强,本土制造企业更加重视研发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出口收益和发展的作用。相比入世之前,入世之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高附加价值产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是20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运文;张帅;;垂直专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层次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2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3 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4 张豪;张建华;窦雯璐;;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1期

5 谢建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一个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6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7 徐毅;张二震;;FDI、外包与技术创新: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赫;;我国运用“合规性”贸易壁垒的政治经济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2 王丽萍;;贸易保护措施的定量分析工具评述[J];商业研究;2009年05期

3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4 李春梅;;中国产品内分工发展与加工贸易部门就业影响估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5 杜运苏;彭恒文;;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6 刘伟丽;公共选择理论和交易成本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定[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0期

7 王中华;王雅琳;赵曙东;;国际垂直专业化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8 戴魁早;;中国高技术产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各行业和各地区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9 梁运文;张帅;;垂直专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层次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10 戴魁早;;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林清;;制造企业快递服务需求的区域差异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张汉林;;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与调整[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4 李小平;卢现祥;陶小琴;;环境规制影响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利润水平吗?[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6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7 仲伟周;蔺建武;郭大为;任炳群;;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我国航空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8 王孝松;;申诉者政治势力与印度对华反倾销——基于内生保护理论的经验分析[A];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论丛(2012)——第七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研究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9 张汉林;;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与调整[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08年第1期)[C];2008年

10 许德友;;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孝松;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刘光俊;财政分权体制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范荣;青岛韩资企业应对投资环境变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郝肖影;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徐台宁;海关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翟宇羚;论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冯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亚;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邢艳艳;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行业特征、动因及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丽;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1期

2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3 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4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5 陈立敏;王璇;饶思源;;中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产业竞争力层次观点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6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李平;;“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8 冼国明,葛顺奇;促进关联:东道国外资竞争政策新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02年01期

9 宗毅君;;国际产品内分工与进出口贸易——基于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2期

10 张捷;周雷;;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新兴工业化国家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冰冰;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J];中国软科学;2000年09期

2 夏兴园,王瑛;国际分工深化与国家经济安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温太璞;当代国际分工的变化和竞争优势的来源[J];经济师;2001年07期

4 路云;参与国际分工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8期

5 ;“入世”使我国处于国际分工有利地位[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24期

6 姜宝山;试论技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02期

7 华民;“入世”后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分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4期

8 张远鹏;论国际分工的新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05期

9 江文生;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分析[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03期

10 裴长洪;在国际分工中提升中国的竞争力(英文)[J];China & World Economy;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文晖;;新经济、国际分工重构与中国的机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先仙;;国际分工与我国企业对美国直接投资[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新章;;中国—东盟国际分工中的合作——基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5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亚敏;皇甫海蓉;王浩;;国际分工、模块化与CIBS发展战略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7 张二震;马野青;;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新发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棋;从深化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2 李恩昌;医药行业如何争取国际分工[N];健康报;2002年

3 记者 刘志巍 通讯员 王燕群 文e鹐,

本文编号:1305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05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