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的耦合——以浙江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的耦合——以浙江省为例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发展也需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发展来带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在区位空间、发展目标、资源要素、创新要素上的耦合关系,构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人才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浙江省2007—2012年的数据,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的耦合度曲线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演变轨迹。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71173027) 山东省教育厅基金项目“知识承载力视角下山东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研究”(J14WG71)
【分类号】:F424;C964.2
【正文快照】: 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与区域人才承载力的耦合研究,浙江是很好的素材。浙江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扎实,发展优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已从“专业化生产+块状经济”演变为“专业化分工制造+系统集成+产业集群”为主的现代生产协作体系。《浙江省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2 张樨樨;;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人才集聚互动关系的建模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1期
3 张萃;;产业集聚与创新:命题梳理与微观机制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年03期
4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12期
5 郝生宾;于渤;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会;张宏魁;张英民;刘建朝;;中小企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研究——以河北省固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胡非凡;李传贵;;大型物流企业区域分布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3 李立东;曾繁英;;产业集群融资决策中的资本结构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4 王瑛;;“产业对接”困境与西部地区集群战略的运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5 鄂冰;袁丽静;;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理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6 王玲玲;方润生;;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能力的相互关系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9年04期
7 张刚;;中国智能电网产业集聚规划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3期
8 许庆明;陈国亮;;高速公路道口地区镇域体系形成演化研究——以杭州市瓜沥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9 官锡强;;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与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J];改革与战略;2006年02期
10 黄伟;张敏敏;;我国区域间产业经贸互益得失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二玲;李小建;;欠发达农区集群网络的结构特性及其区域效应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2 乔丽;张可明;;产业集群与城市物流发展耦合机理分析[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英杰;黄超;;大学技术经营能力的系统构成及其演化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兆刚;;创新驱动战略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A];2014全国金融创新与经济转型博士后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仲秋;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谭敏;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重庆大学;2011年
3 胡灿伟;“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永成;开放式创新下的组织网络能力建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7 蔡志刚;通化市医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郭忠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朱永;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博英;山东半岛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张红光;郑州女裤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韩十甲;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文新;揭阳市阳美玉器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规划[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秀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进伟;网络能力对新创业隐性知识获取、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王梓蓉;基于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增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薄艳;生态和知识型煤炭产业集群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陈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2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3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4 王永初,王启志;耦合度的新定义及其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5 李希义;房汉廷;;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创新性[J];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6 薛澜;俞乔;;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评赵昌文等著《科技金融》一书[J];经济研究;2010年07期
7 陈学光;徐金发;;基于企业网络能力的创新网络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8 陈迅;吴相俊;;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9年06期
9 邢小强;仝允桓;;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2期
10 郝生宾;于渤;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凤;沈进;;我国区域人才发展指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1期
2 木心;;合作要进一步升华[J];中国人才;2009年15期
3 李春淼;;对区域人才合作及其机制创新的思考[J];中国人才;2009年15期
4 何琪;;区域人才共享:问题与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03期
5 黄湘闽;;我国区域人才聚集力理论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6期
6 王建强;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人才;2005年15期
7 上海市委党校战略聚焦课题组;申林;;上海在长三角区域人才共享中的定位与对策[J];中国人才;2006年11期
8 王佳宁;;论区域人才创业环境及其优化[J];经济问题;2006年08期
9 鞠荣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推进区域人才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10 陈小平;;“首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成果论证评审会近期举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通讯;;论区域人才资源的科学开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全明;陈芳;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中部崛起[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域人才开发合作关键要突出实效[N];中国人事报;2008年
2 张振兴;我市积极参加“6+2”跨区域人才合作[N];承德日报;2010年
3 周晓 吉林省委党校行政科学研究所;构建区域人才合作平台的思考[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4 通讯员 焦苇 记者 王洪波;与长三角区域人才需求相匹配[N];组织人事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微;区域人才合作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微;区域人才合作正当时[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7 蔚国刚;西安市 加强跨区域人才开发与合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8 杨敬东;区域人才开发的超前研究[N];中国人事报;2007年
9 江苏省东台市人事局 傅刚;进一步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思考[N];中国人事报;2008年
10 白伟 王虎明;太原加入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N];太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鹏;区域人才支撑与科学发展系统协调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英哲;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人才规划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卫聚金;区域人才承载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吕佳;我国区域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5 赵齐;区域人才聚集系统动态演进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茆汉成;区域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赵洪海;上海市区域人才市场多中心治理模式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甘辉;重庆市对外人才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18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1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