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与碳排放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能源价格与碳排放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实证分析 出处:《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构建了包含能源价格波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在理论模型框架下,检验了碳排放的波动性,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了碳排放在能源价格波动下的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波动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能源价格波动对碳排放的作用为负向的,其作用强度稍大于技术冲击,但是冲击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最后,对能源政策的制定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SH021)
【分类号】:F426.2;X24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也付出了高昂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我国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在2006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国。2013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2吨,超过欧盟人均排放量的6.8吨。如果按照总量计算,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已经超过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丽琳;朱启贵;;技术冲击、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2 孙宁华;江学迪;;能源价格与中国宏观经济:动态模型与校准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3 何勇健;;我国能源价格改革的战略取向与路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4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晋盛武;王圣芳;;贸易与环境质量: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3 邵全权;;中国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基于单方程估计和系统估计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4 向波;;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5 燕安;黄武俊;;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6 杨碧琴;霍伟东;;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必须提高劳动资本存量[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7 郑效晨;刘渝琳;;FDI、人均收入与环境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5期
8 杨勇;;西部在全球化逆转期的转型优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9 宋旭光;席玮;;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资源回弹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10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7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桂黄宝;;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韩凤舞;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的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叶勇;广东利用外资质量的评估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沁清;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汇率政策[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罗新伟;区域物流与TFP[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高小钧;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节能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白昱;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玉锋;人力资本、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南京大学;2011年
9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林如海;中国居民消费增长及其福利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丽琳;朱启贵;;技术冲击、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2 张晖;朱军;;经济可持续增长、生产技术局限性与环境品质需求——环保投资两重性角度的一个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2期
3 邵帅;齐中英;;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现象的解释[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4 何晓群,魏涛远;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5 孙稳存;;能源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6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9 龚刚;;实际商业周期:理论、检验与争议[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10 陈昆亭;龚六堂;;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与波动的研究——引入人力资本后的RBC模型[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晓安;加拿大、美国能源价格政策考察与启发[J];煤炭经济研究;1995年06期
2 魏光禄;;应对能源价格上涨之对策[J];发酵科技通讯;2005年01期
3 陈灵广;;2006年主要能源价格情况及2007年走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06期
4 李小月;卢锟;;国际能源价格变动对我国能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影响——兼论我国能源价格管理体制[J];中国矿业;2008年01期
5 ;我国新能源产业“繁荣”背后有隐忧[J];稀土信息;2009年07期
6 ;能源价格“刚性”上涨[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Z1期
7 侯言超;;能源价格高企环境下理顺机制缓解通胀浅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1年06期
8 何永秀;王冰;;北京居民用户能源价格响应特征分析[J];现代电力;2013年04期
9 ;能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增高难以承受[J];有机硅氟资讯;2005年06期
10 柴建;郭菊娥;汪寿阳;;能源价格变动对中国节能降耗的影响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福建省能源课题组;;应对能源价格上涨 坚持节能为先[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2 刘伟峰;赵旭;;能源价格对能耗强度的影响分析[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2006年1季度中国营养企业景气状况[A];第三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4 ;2006年4季度中国营养企业景气状况[A];第三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7年
5 姚凤桐;;能源价格决定:区域经济协作的核心[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沈跃栋;;从能源价格入手提高能源供应的保障度——建设“长三角地区能源价格高地”的建议[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周勇刚;张宝怀;;运行时间和能源价格对燃气空调经济性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杰;文启湘;;基于能源价格的我国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丹;崔日明;;通货膨胀治理的新思路——基于扩大进口、降低进口关税视角的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国将改革能源价格机制[N];财会信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曹海东;能源价格空前大跃进[N];南方周末;2009年
3 鲍仁;国务院: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N];期货日报;2012年
4 李明亮 袁国良;明年能源价格上升空间有限[N];证券日报;2003年
5 记者 钟文倩;能源价格只升不降?[N];上海金融报;2005年
6 李隽琼;去年节能降耗目标未完成 能源价格须调整[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木乔;能源价格如何市场化[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李隽琼;我国能源价格急需调整[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9 宋伟;国内能源价格下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10 宋伟;国内能源价格下跌[N];经济参考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华新;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及其优化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张华明;中国能源价格与总产出、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娜;能源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9年
2 蒋仪;能源价格影响经济运行的机理及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3 刘伟锋;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能源价格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陆化宇;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比较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杨庆许;能源价格对我国小麦价格影响机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6 方圆;能源价格变化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9年
7 赵小姝;能源价格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杨鑫;能源价格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9 杨岱e,
本文编号:13326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32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