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集群迁移、驱动因素与产业影响:笔记本电脑产业例证

发布时间:2017-12-29 19:09

  本文关键词:集群迁移、驱动因素与产业影响:笔记本电脑产业例证 出处:《改革》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笔记本电脑产业 产业集群 重庆笔电产业


【摘要】:现阶段,重庆市部分本土中小企业通过管理、技术和产品升级,已进入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笔记本电脑集群网络系统,但基本上还处于该网络系统的外层,尚未真正突破集群网络内部固有的封闭性。为深嵌外生型集群网络之中,重庆市本土中小企业应增强创新能力,沿产业链条升级,引进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高端职业经理人,增强与集群网络内客户的情感连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应鼓励和补贴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搭建本土企业与引进企业之间深入衔接的平台,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本土企业更多的支持。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西部地区外生型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根植性研究”(批准号:11YJC630066)
【分类号】:F426.671
【正文快照】: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集群迁移、网络封闭与本土Hu Xinhua Zhang Xumei依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14》,2013年我国流入外资1240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流入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缉慈,罗家德,童昕;东莞和苏州台商PC产业群的比较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薛求知,任胜钢;跨国公司理论新进展:基于区位与集群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胡新华;;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向比较与优化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年11期

5 姜江;;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6 王缉慈;张晔;;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困境摆脱与升级前景[J];改革;2008年05期

7 黄奇帆;;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一个直辖市例证[J];改革;2014年02期

8 陈爱贞;钟国强;;中国装备制造业“为出口而进口”是否发生了演变?[J];亚太经济;2012年05期

9 李世杰;唐潇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地区间迁移的研究进展:动因、路径及效应[J];学习与实践;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先明;袁帆;刘岩;;Explaining the lack of FDI in western China:an industrial perspective[J];China Economist;2009年03期

2 谢冰;胡美林;;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3 李恒;;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集群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企业承接外包生产与自主创新[J];当代财经;2008年09期

5 王缉慈;王敬甯;姜冀轩;;深圳数字电视产业的地理集聚——研究高新技术创新集群的一个尝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6 艾少伟;苗长虹;;异质性“通道”与跨国公司地方化结网——以苏州工业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7 刘时阳;;我国东中西地区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转移[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8 景秀艳;;权力关系视角下外生型产业集群的生成与演进——以福建东南汽车城为例[J];闽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苏斌;外商投资企业集群的根植性研究[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张小华;;外商投资与旅行社集群根植性关系研究[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清勇;;经济发展的主导者、路径依赖与地方性制度——以苏州和东莞农地转用开发模式的比较为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先明;袁帆;;为什么FDI没有西进——从产业层面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数敏;沈尧羲;闫岩;;劳动力城镇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基于皖北531份企业员工问卷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4 许德友;;基于产品内分工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区际产业转移[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叶果;李欣;;上海建筑设计创意产业空间演变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吉;全球技术网络及其对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登峰;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宁进;关联产业间技术溢出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罗瑞荣;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中国产业升级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秦政强;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立强;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中的外包因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叶庆祥;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过程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晓燕;跨国公司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侯仕军;海外子公司定位、协调与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景秀艳;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明岳;FDI集群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增长影响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庞飞;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人力资本共享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宏玲;中国大陆外向型加工制造基地区位选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辛灵;跨国公司与世界城市[D];外交学院;2011年

5 梅虹;外包推动下的中国制造业自主成长战略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6 翟瑞红;浙江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遇洲;皖江地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志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9 李锦;阎良飞机城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陆妙燕;从基础性优势到集聚性优势:东道国吸引FDI的二重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年01期

3 韦荟;吕斌;孙莉;;经济危机对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空间集聚形态的影响研究——基于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4 金广荣;汪彩君;;国内产业集群迁移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年12期

5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6 朱华晟;王缉慈;李鹏飞;李伟;;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7 童昕,王缉慈;东莞PC相关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J];地理学报;2001年06期

8 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08年03期

9 林斐;;区际间产业集群化转移与承接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10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笔记本电脑用户购买误区[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19期

2 庄永祺;;笔记本电脑以群分[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30期

3 晓高;;COMPAQ Presario1700笔记本电脑[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33期

4 晓李;;IBM ThinkPad T20 264721C笔记本电脑[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42期

5 刘宇红;;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弹指—挥间[J];电脑采购周刊;2000年Z2期

6 郭怀安;;万元笔记本真相[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31期

7 ;万元联宝[J];电子与电脑;2001年08期

8 ;NEC Versa Premium两万元以下笔记本电脑[J];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2001年10期

9 ;你的笔记本电脑烫不烫?[J];个人电脑;2001年08期

10 乌云;再看万元笔记本电脑[J];计算机周刊;2001年4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敏;徐江华;杨明朗;;女性笔记本电脑的设计研究[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郭朝阳;王杜杰;李丽琴;;第四十四章 手段—目的链理论在品牌建设中的应用——以大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3 ;洪国基[A];首届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文集[C];2004年

4 乔俊生;陈江平;陈芝久;;笔记本电脑内热管散热系统的热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笔记本电脑用涂料解析[A];第四届中国重庆涂料涂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杜晓琳;石丹;高攸纲;陈霖;;笔记本材料对上网卡OTA性能影响的分析[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井喷的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2 唐川;笔记本电脑生死劫[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童文臻;笔记本电脑下一步拼什么[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4 力云;笔记本电脑使用中的“六项注意”[N];江苏经济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金羽中;服务:老瓶如何装新酒?[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2001~2002年笔记本电脑[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特约撰稿 由滇凡;笔记本电脑新军面临生死抉择[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笔记本电脑销售突增[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消费笔记本电脑谁主沉浮?[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2003年笔记本电脑用户需求和应用趋势研究报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琼;台湾笔记本电脑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子;数字化笔记本的现状及未来设计趋势探讨[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2 刘立园;笔记本电脑感情化外观的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高长醒;笔记本电脑设计中的人性化因素[D];吉林大学;2010年

4 文茜茜;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女性笔记本电脑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韩愉s

本文编号:1351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51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