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输出功率估算的光伏电站经济效益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组件输出功率估算的光伏电站经济效益研究 出处:《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伏电站 输出功率 发电量 经济效益 投资决策
【摘要】:基于辐照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输出功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光伏组件输出功率估算模型,对光伏电站的总装机成本、运营成本及收益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光伏电站项目的现金流,并选择内部收益率指标和净现值法,分析了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推导出期望内部收益率下的光伏电站成本、规模与发电量之间的匹配模型,提出了经济发电量和环境约束发电量的概念。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两种发电量的差异,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光伏电站的选址和装机容量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irradiance, temperature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output power of photovoltaic module, the output power estimation model of photovoltaic modul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otal installed cost, operating cost and income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are analyzed. The cash flow of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project is given, and the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ndex and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a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and the cost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under the expecte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s deduce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wer generation,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a numerical example, 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model. It provides the decision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location and installed capacity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kzx2013-dz05)
【分类号】:F426.61;TM615
【正文快照】: 1引言光伏电站的选址直接影响发电成本,不合理的选址会造成发电量损失[1],而发电量是评价项目质量和反映项目运营状况的重要标准[2]。目前国内对光伏电站选址的研究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1,3],且由于光伏组件出厂时的各项参数是在标准条件下测定的,而组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常难以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贝;苏成华;付文辉;;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选址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2年02期
2 张彦昌;石巍;;光伏电站直流汇流电缆选型[J];电力建设;2014年02期
3 张宇;白建波;曹阳;;积灰对屋顶光伏电站性能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13年11期
4 薛德强;刘焕彬;董旭光;孟祥新;夏征勇;;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预报试验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3年11期
5 何明琼;成驰;陈正洪;白永清;;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效果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12期
6 张雪莉;刘其辉;马会萌;李蓓;;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影响因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年05期
7 张亚彬;;光伏发电工程后评价的思考[J];太阳能;2012年24期
8 孙朋杰;陈正洪;成驰;张荣;;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1期
9 肖建华;姚正毅;孙家欢;;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选址研究述评[J];中国沙漠;2011年06期
10 张雯;刘瑞丰;刘静;潘文洋;陈天恩;;基于多影响因素分析的光伏发电成本及走势预测模型[J];陕西电力;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贝;苏成华;付文辉;;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选址研究[J];东方汽轮机;2012年02期
2 赵书强;刘晨亮;王明雨;胡永强;;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储能日前优化调度[J];电网技术;2013年11期
3 卢冬冬;郑莆燕;袁言周;甘志超;李晋超;;基于天气预报的光伏发电预测研究[J];硅谷;2014年15期
4 唐爽;丁勇;董孟能;叶强;;重庆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潜力分析[J];重庆建筑;2014年09期
5 张东;周利兵;;全绝缘母线外绝缘击穿问题分析及改造措施[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4年11期
6 江宏玲;贺传友;戴新荣;;安徽省某建筑屋顶光伏系统初步技术方案研究[J];建筑节能;2015年01期
7 李心;赵晓辉;李江烨;李伟;徐能;黄文君;;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全寿命周期成本电价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7期
8 黄鹏程;王瑛;张悦;;光伏专用电缆的设计与应用[J];山西电力;2015年04期
9 李春来;张海宁;杨立滨;杨军;李正曦;;光伏电站输出功率预报模式及算法研究[J];电气应用;2015年S1期
10 罗明武;孙朝霞;刘强民;罗云月;朱锦峰;李巍威;邹丹丹;汪磊;;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太阳辐照度区间预测[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吕学梅;孙宗义;曹张驰;张磊;;电池板温度及辐射量变化对光伏发电量影响的趋势面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3年
2 吕学梅;朱虹;王金东;宋莹华;;气象因素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分析[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4年
3 吕学梅;孙宗义;王金东;宋莹华;;气象因素对光伏发电量的影响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章)[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金丰;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墙体间相互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伟铭;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发电量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郭佳;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与其主气象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王鸿玺;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张林威;面向分布式光伏发电超短期功率预测的云团动态特征建模[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钱其三;配电网中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7 沈义;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及地区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D];兰州大学;2014年
8 周文萍;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风险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颜洪正;考虑组件温度影响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改进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10 苏成博;离网型光伏电站的设计与功率预测[D];新疆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军,郝清民;新产品的学习曲线效应及定价策略[J];商业研究;2001年02期
2 陈维;沈辉;邓幼俊;;太阳能光伏应用中的储能系统研究[J];蓄电池;2006年01期
3 桂长清;;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储能电池[J];电池工业;2008年01期
4 兰华;廖志民;赵阳;;基于ARMA模型的光伏电站出力预测[J];电测与仪表;2011年02期
5 陈昌松;段善旭;蔡涛;代倩;;基于模糊识别的光伏发电短期预测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7期
6 赵晶;赵争鸣;周德佳;;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电气应用;2007年10期
7 田漪;孙志明;陈西海;;导线经济截面及经济电流密度的优化[J];电力建设;2008年02期
8 章坚民;章谦之;王娜;郑凌蔚;谢小高;;光伏电站电能采集系统的发电模型及参数率定[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3期
9 高军武;陶崇勃;;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J];电气技术;2009年08期
10 王劲峰;孟斌;李连发;;中国太阳能热发电站选址模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 任东明;[N];解放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明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微观选址的方法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旭光;山东省太阳能资源评估[D];兰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华;许洪华;;超大规模荒漠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J];可再生能源;2006年06期
2 陈慧玲;;青海省独立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经验[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6年02期
3 石坚;;青海省光伏电站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7年03期
4 陈东兵;马胜红;张亚彬;陈光明;董文娟;;独立村落光伏电站系统运行及使用的调研与分析(2)——村落光伏电站机手的调研与分析[J];太阳能;2007年09期
5 李晶;许洪华;赵海翔;彭燕昌;;并网光伏电站动态建模及仿真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24期
6 王一波;李晶;许洪华;;考虑电网安全稳定约束的光伏电站最大安装容量计算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8年08期
7 马勇刚;张跃;曾丽琴;;独立光伏电站太阳场地的评价[J];阳光能源;2008年04期
8 ;发改委称国家将在甘肃建首个大型沙漠光伏电站[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8年10期
9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建立光伏电站[J];电力电子;2009年02期
10 宋书伟;;山区光伏电站日常维护与管理[J];农村电气化;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建;杨宇东;胡会永;史红丽;;乌兰并网光伏电站设计体会[A];2011建筑工程电气技术文集[C];2011年
2 顾文;王红星;徐敦彬;陈士军;;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影响分析[A];第六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潘捷;任浩翰;戴成鸿;周彬;;上海崇明前卫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运行实践和成果[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许颖文;陆成;;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数据采集研究[A];第七届电力工业节能减排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宏;李田珍;岳兴华;;中德财政合作青海太阳能项目光伏电站设计与运行[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6 陈祥;;基于机理模型的并网光伏电站实时效率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祥;;基于机理模型的并网光伏电站实时效率分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8 谢宁;罗安;马伏军;陈燕东;帅智康;;光伏电站与配电网谐波交互影响[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王民浩;谢小平;余荣祖;王霁雪;郭雁珩;易跃春;杨存龙;魏显贵;李伟宏;原向阳;曹海滨;庞秀岚;;光伏电站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A];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成果集2013[C];2013年
10 陈祥;;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设计与探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文嫣;光伏电站开发成本有望降低[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赵汀;业界“点赞”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新政[N];中国电力报;2014年
3 记者 蒙华 刘荣慧;边远地区独立光伏电站后期维护费用应尽快落实[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李满福;国内首个荒漠化并网光伏电站建成[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记者 王志远;青海百科1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开工[N];青海日报;2009年
6 记者 邢开成 通讯员 顾光芹;气候论证曹妃甸光伏电站工程[N];中国气象报;2009年
7 记者 杨镇;山东最大光伏电站在济落户[N];济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方云伟;全国最大屋顶光伏电站在杭州落成[N];中国能源报;2009年
9 记者 肖胤 通讯员 李弥园;特呈将建全省首个大型光伏电站[N];湛江日报;2009年
10 施玉森 杨树立;阜宁屋顶光伏电站并网发电[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乃永;电网接纳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的适应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杨明;大型光伏电站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及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3 秦志龙;计及相关性的含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D];重庆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晓艳;并网光伏电站模型及其运行特性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王旭阳;大规模光伏电站建模及外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柳希广;基于物联网分布式楼宇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设计[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4 高英;计及相关性的光伏电站容量可信度评估[D];重庆大学;2013年
5 侯磊;光伏电站接入孤立电网的优化运行与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李伟;大型光伏电站接入对内蒙电网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张琪祁;大型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方白;光伏电站检测系统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叶金根;并网光伏电站的电能质量评估及运行特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2年
10 李烨;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75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