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灰色熵权法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开发前景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8-01-03 22:22

  本文关键词:基于灰色熵权法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开发前景综合评价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燃料 生产途径 评价指标 灰色熵权


【摘要】:通过建立生物燃料生产途径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灰色熵权法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的综合评价模型,对9种生物燃料生产途径产业化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科学客观的评价,得出它们开发前景均不够理想,产业仍显脆弱,但基于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途径处于相对优势的位置。结合产业现状,提出了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各项政策的具体操作细则及政策间的相互衔接;采用现代系统生物技术,培育优质新品种,研制高效、耐逆、适合工业要求的生物质原料降解酶类,集成先进的工程技术,建立高效的复合生物炼制转化系统,提高能源转化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等建议,以期为相关企业进行生产途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Abstrac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biofuel production pat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biofuel production path based on gray entropy weight method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9 kinds of biofuel production approach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the 9 kinds of biofuels are not ideal and the industry is still weak. However, based on the relative advantage of the way of producing biodiesel from gutter oil,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increase the national policy support, to formulate the specific operating rules of each policy and to link the policies with each other. Adopting modern system biotechnology,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new varieties, developing biodegradable enzymes with high efficiency, resistance to stress and suitable for industry, integrat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tablishing high efficient compound biological refining and transformation system. Increasing energy conversion;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expanding production scale and reducing cost,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production approaches for relat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评价与多样化路径选择——以鄱阳湖国家生态经济区为例“(编号:13YJAZH083)
【分类号】:F426.2
【正文快照】: 1前言为了应对全世界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危机,生物质能源的工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探索“不和民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研究开发和实施了多种生产技术、工艺、方案和途径。如基于气化工艺的生物质低碳燃料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京波;;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发的新型钯-铁催化剂可更经济有效地将生物质热解油转化为生物燃料[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年02期

2 张伟清;;SwRI公司设计的循环流化床系统扩大了生物燃料生产能力[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年12期

3 鲍海君;施经纶;袁定欢;胡晓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滩涂资源开发项目风险识别及其对策[J];生态经济;2014年05期

4 胡凯;;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5 ;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生物燃料[J];中外能源;2013年11期

6 戴朝典;;各种生物燃料生产途径一览[J];商用汽车;2013年17期

7 王yN;赵鹏程;陈冠益;李丽萍;张枭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邓京波;;AirLiquide公司将开发加压、高温氧气燃烧技术将固体生物质转化为合成气[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3年08期

9 冯社苗;;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民航远期货运量预测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赵心清;白凤武;李寅;;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在生物燃料生产菌株改造中的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焦旭;;利用“环境因素”提高生物燃料生产效率[N];中国能源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雷;熊广成;;河南黄河滩区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可行性分析[J];人民黄河;2016年08期

2 汤兆平;孙剑萍;刘欢;;基于混合型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发展潜力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9期

3 汤兆平;孙剑萍;秦进;;基于灰色熵权法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开发前景综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12期

4 郝小明;陈博;安泰;;工业微生物酸胁迫的耐受机制及改造途径[J];生物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5 汤兆平;孙剑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生物燃料生产途径的综合评价研究[J];世界农业;2015年06期

6 汤兆平;朱经旺;孙剑萍;;基于改进灰色-Markov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需求预测[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年03期

7 林鑫;武国庆;;纤维素乙醇关键技术及进展[J];生物产业技术;2015年02期

8 陈沛;;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的风险因素及对策——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2015年06期

9 赵心清;陈洪奇;许建韧;;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挖掘和代谢工程应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5年01期

10 李云成;汤岳琴;木田建次;;“组学”技术在燃料乙醇生产用酿酒酵母菌株构建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永宏;;全球生物燃料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2年09期

2 华祖林;耿妍;顾莉;;滩涂围垦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水利经济;2012年03期

3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7期

4 刘宗明;贾志绚;李兴莉;;基于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的交通量预测[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赵勇强;王仲颖;张正敏;;中国生物燃料发展战略和政策探讨[J];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07期

6 许娟;;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1年01期

7 文军;刘雄;谭朝阳;;基于最优加权法的航空货运量组合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6期

8 周叶;肖灵机;;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航空货运量预测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文军;;基于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的航空货运量预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10 杨晓焱;高华喜;倪俊;柴龙飞;谢奇敏;;浙江省滩涂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2012年全球主要生物燃料生产国的前景展望[J];化工科技市场;2007年08期

2 ;改造大肠杆菌生物燃料生产将提速[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3 陈伟;张军;刘清;;生物燃料生产的负面影响评述[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1375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5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