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协调度研究——基于陕西省数据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4 15:15

  本文关键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协调度研究——基于陕西省数据实证分析 出处:《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物流工程 物流产业 企业管理 区域经济


【摘要】:运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陕西省制造业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此为基础,测算得出陕西全省及按照省域细分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组成区块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而分析了陕西全省及三个组成区块协调度在研究时段的变化态势。结果显示: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增加值,陕北区块的增加值提升最快;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是投资额,关中区块的投资额保持领先。通过对陕西省及各区块产业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各区块内产业间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陕西全省协调程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两业之间联动关系围绕着"协调-不协调-协调"过程循环。
[Abstract]:The use of complex system model, the order degree of Shaanxi province to calculat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logistics system, on the basis of estimates obtained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ncial subdivision of Northern Shaanxi, Guanzhong, Shaanxi three blocks of each subsystem and order degree of composite system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then analyzes the Shaanxi Province and three the co scheduling blocks in the study period change tre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der of the con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subsystem of the largest order parameter is added value,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fastest increase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 degree of order with the logistics industry system is the largest amount of investment, the investment to maintain the leading area in Guanzhong. Through th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 and each block industry coordin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each block in the inter industry coordination degree showed a rising trend, but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haanxi province showed a trend of type M, two industry link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ound "- Coordination Coordination - coordination of the "process cycl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JY080)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G6235035)
【分类号】:F259.27;F427
【正文快照】: 新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产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加剧。物流业作为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其对于深化劳动分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邵扬;梁亮;张屹山;;基于投入产出的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苏秦;张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及原因探析[J];软科学;2011年03期

3 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扬;;吉林省现代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邹筱;张世良;;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3 李永飞;童健;;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枢纽的构建分析——以西安为例[J];中国储运;2014年12期

4 梁红艳;王健;;物流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张艳;苏秦;;中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动态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6 常素欣;章晓明;;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物流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2年11期

7 钟俊娟;王健;;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基于产业融合视角[J];技术经济;2013年02期

8 张倩;卢玉文;;基于投入产出角度的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3年11期

9 陆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3年11期

10 梁红艳;王健;;中国物流业发展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及其渠道研究[J];科研管理;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刚;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2 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3 王冬梅;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贵凌;陕西省产业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D];长安大学;2011年

2 彭文冲;江西省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斌;南昌县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共生模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4 王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关联度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5 安仁群;公路物流中心对服务业的带动效应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6 鲍莹;“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背景下宁夏航空物流业发展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扬;梁亮;张屹山;;基于投入产出的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郭重庆;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4期

3 何继善;王孟钧;;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哲学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3期

4 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3期

5 郭宝柱;;大型复杂技术项目的系统观点与系统工程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3期

6 殷瑞钰;;关于工程创新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5年00期

7 傅沂;;路径依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演变——从新制度经济学到演化经济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8 杜人淮;;破解“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难题:抉择和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03期

9 魏明侠;王琳;李源;;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果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年12期

10 彭本红;冯良清;;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共生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纪勋;物流产业发展对江苏经济推动作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红霞;刘菊鲜;罗伟玲;;广州市城乡发展协调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08期

2 周莹莹;刘传哲;;耦合协调度视角下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求索;2011年05期

3 李彦蓉;郭鹏;;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协调度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2012年25期

4 王倩;李亚宁;翟伟康;;我国海洋功能开发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年09期

5 卢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度”评价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6 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5期

7 张晓东,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年02期

8 戴淑燕,黄新建;可持续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方法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年06期

9 李金颖;;经济-电力-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06期

10 都沁军;于香梅;;河北省城市环境——经济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辉;;辽宁省14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定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2 黄银兵;吴媚;田文林;;西北地区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以甘肃庆阳为例[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3 黄雪芸;陈松林;;小城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以德化县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运迎霞;田健;;可持续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协调评价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丽娟;青岛市碳承载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锦文;佛山市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钱利英;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比较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况卫东;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黄飘飘;湖南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陈琼;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高健;辽宁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动态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7 温雪茹;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邓玲玲;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袁博;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水平测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张闪闪;河南省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协调度分析[D];中原工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37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