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还是分流:探寻“日糖”奇迹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本文关键词:追赶还是分流:探寻“日糖”奇迹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出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追赶 “日糖”奇迹 连续性 公私合作 集体发明
【摘要】:长期以来追赶理论将东亚模式和美、德的经验割裂开来,认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追赶是不连续的、引进的和外生的。长久以来被忽略的日本制糖业自明治维新到一战前50年发展的奇迹,却鲜明地提出了反例。通过批判地继承既有的殖民地发展论和发展型政府论,研究认为"日糖"奇迹的发生得益于两个层面的延续性:第一和第二产业间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制度和技术上的"连续性"。进而通过反事实的推演表明,在两种连续性中,以根植在东亚社会所独具的人际网络中后者的作用更为关键。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the theory of catch-up separated the East Asian model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Germany, and thought that Japan's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were not continuous. Imported and exogenous. Japan's sugar industry, long neglected, grew from the Meiji Restoration to the miracle of 50 years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By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existing theory of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oriented government.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iracle of "daily sugar" comes from the continuity of two levels: first, the continuity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dustries; On this basis, the system and technology of "continuity", through the deduction of counter-fact, shows that in the two kinds of continuity, the role of the latter is more important in the interpersonal network which is unique to the East Asian societ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哈佛大学科学史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105) 国家留学基金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201406215007)
【分类号】:F416.82
【正文快照】: 0引言追赶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动力。然而经常与追赶的强烈愿望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分流而不是趋同成为了主要图景,落后的现实实际上很难得到改变[1]。特别是在东亚国家,“内卷化”[2-4],即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发展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程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可“选择”的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7期
2 赵国壮;乔南;;近代东亚糖业格局的变动(1895—1937)——以中日糖业发展竞争为中心[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8期
3 高柏;;新发展主义与古典发展主义——中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的比较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4 唐贤兴;;政策工具的选择与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对“运动式治理”的一个解释[J];学习与探索;2009年03期
5 赵国壮;;日本糖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1903—1937)[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04期
6 刘林平;;反事实、控制变量和文本——对定性研究的反思[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治国;笪秉宏;;从产业集群非线性特征看政府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蔡德贵;论多元融和型的儒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冯志峰;;县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献评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4 马溯川;;蛰伏与进取: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谢雄标;严良;;产业演化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邓贵川;邵侃;;中国政府的运动式行为模式——中国政策工具的选择逻辑[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24期
7 冯志峰;;县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献评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01期
8 冯志峰;;中国政治发展:从运动中的民主到民主中的运动——一项对110次中国运动式治理的研究报告[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9 张建君;;论中国模式的内涵及民主价值[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10 李云龙;;分析政策——运动式治国模式的得与失[J];经营管理者;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邦维;;北凉昙无谶依龟兹国文字说十四音事辩证[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温顺生;;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的机理——基于广西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现象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傅沂;;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机制的创新: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协同演化的视角[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程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可选择的吗?[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曾德超;;基于SECI模型的组织知识创造新论[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赵惠;张鸿萍;;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研究进展[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8 LIU Shouxian;;Knowledge Transfer in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和金生;吕文娟;张雄林;罗春梅;;基于知识类生物属性的技术创新驱动力框架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亚军;吴聃;潘田;;解码文化企业内生成长——基于湖南卫视和凤凰卫视的案例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关祥勇;创意企业与创意产业的共同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董晓倩;论政府软执行力[D];吉林大学;2012年
5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军;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及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傅沂;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温翠芳;唐代的外来香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健;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yN;国际技术转移对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刘娜;“脆国家”与“碎社会”:我国难点村的治理困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波;中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崔晓燕;运动式执法的价值与困境[D];复旦大学;2011年
5 户瑾;中国政策工具选择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康祥锋;法治下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7 柴淑芹;当代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与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郭惠武;技术创新与内生经济变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苑柳樝;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晶晶;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网络企业生态位的影响[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永轩 ,常春;跨国汽车公司逐鹿中国汽车市场[J];汽车工业研究;2001年12期
2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3 欧阳\,
本文编号:1388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8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