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及其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7 12:29

  本文关键词: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及其在能源系统转型中的应用 出处:《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技术系统 多层次理论 转型管理 能源系统


【摘要】: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形成了多层次分析框架、转型管理等理论。多层次模型认为,社会-技术系统转型是宏观环境、现有体制、创新利基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型管理理论将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看成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包括转型战略管理、转型策略管理和转型运作管理等层次。能源系统作为典型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外关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中国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带来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forming a multi-level analysis framework, 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theories. The multi-level model think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is a macro-environment, the existing system. The result of innovative niche interaction; The theory of transition management rega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as a continuous and gradual process, includ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transi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Energy system is a typical social-technical system. It is one of the key areas in the research of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broad have brought a lot of benefici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the social-technologic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性能源短缺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及‘情景-应对’策略研究”(7117321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分类分级供应的中国煤炭物流系统优化模型及政策研究”(20130095110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能源安全与清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2014XT06)
【分类号】:F426.2
【正文快照】: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多个实现特定社会功能的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如能源系统、供水系统、交通系统等。这类系统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既是社会系统,包含组织网络和相关的制度体系;也是技术系统,包括相关物理设施及技术、知识体系[1]。当前,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许腾飞;;法国将颁布能源转型法[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4年06期

2 陈卓淳;姚遂;;中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技术转型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3 刘坚;任东明;;欧盟能源转型的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13年12期

4 韩文科;;以能源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J];行政管理改革;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亮亮;武春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Philip Andrews-Speed;;ENERGY LAW IN SUPPORT OF THE LOW-CARBON TRANSITION: LESSON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HINA[J];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15年02期

3 张光宇;刘贻新;马文聪;罗嘉文;许泽浩;;广东创新驱动路径设计探究——基于SNM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J];广东科技;2015年18期

4 马艳艳;孙玉涛;徐茜;;国家创新系统运行协调度测度模型及实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9期

5 陈衍泰;张露嘉;汪沁;欧忠辉;;基于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评价[J];科研管理;2013年S1期

6 胡汉辉;周海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陷阱:表现、成因及预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3期

7 黄鲁成;杨学君;;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规律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3期

8 赵夫增;王胜光;程郁;王旭琰;;中国自主创新的战略问题[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2期

9 刘艳;张光宇;;高新区知识产权战略生态位管理研究——以广东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9期

10 孙晓华;王林;;范式转换、新兴产业演化与市场生态位培育——以新能源汽车为例[J];经济学家;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明;中国能源消费低碳化发展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2 陈涛;碳排放约束下发电技术选择及破坏性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吴际;HEM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及演化动力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冷单;先进制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张利平;可持续创新过程中的社会嵌入[D];清华大学;2013年

6 杨青娟;基于可持续雨洪管理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陈文婕;低碳汽车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禹献云;协作研发网络演化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朱云浩;科技企业孵化器效率及对区域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秦可德;空间溢出、吸收能力与我国区域新兴产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冬辉;小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仿真优化模拟[D];烟台大学;2013年

2 孔娟;能源技术创新视角下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研究[D];中北大学;2013年

3 许巧薇;我国城市低碳交通实现路径探讨[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杨文亚;杭州市电动汽车社会技术系统创新和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杨仲基;新兴技术演化视角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岳雨龙;基于生态观的企业品牌战略管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7 石格菲;考虑绿色产品的绿色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协调策略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8 王浩宇;基于战略小生境管理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杨学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演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10 张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动力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2 刘振秋;唐tq;;关于当前煤电价格矛盾的再认识——兼论电价改革与电力体制改革的关系[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3 蔡丽丽;赵子健;赵旭;;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的政策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4 路石俊;杨淑霞;林艳婷;;低碳经济下电力行业发展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蔡皓;;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4期

6 张斌;;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建;[N];学习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863课题“优控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系统”研讨会在京召开[J];分析仪器;2011年05期

2 徐志华 ,仲跻云 ,孔繁柏;技术系统的现状及其对策[J];岩土力学;1989年03期

3 拉菲克·斯·马哈墨特-扎特,尤里·潘·康德拉琴柯;恢复人体四肢活动功能的肌电机器人技术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4 丛敏;;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试验高超声速发动机[J];飞航导弹;2007年10期

5 王以群;李鹏程;张力;;复杂社会-技术系统中人误演变过程[J];人类工效学;2008年01期

6 高志海,魏怀东,丁峰;基于3S技术的荒漠化监测技术系统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年06期

7 ;“优控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系统”课题通过验收[J];分析仪器;2012年05期

8 江舟;RFID技术应用的“三级跳”[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5年06期

9 赵亮;许正蓉;;基于双层次DSM技术的多技术系统产品设计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03期

10 戴伟;何益海;赵宇;;质量技术系统的建模与运行机制研究[J];质量与可靠性;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维;;中日城市环保监测技术系统的运营模式比较研究——中国桂林市和日本熊本市的环保技术系统运行模式比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 陈克新;;中央电视台国庆60周年庆典电视转播主演播室技术系统介绍[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倩;亚运安保技术系统首战告捷[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记者 吴遐;技术系统成为金银连续交易“短板”[N];期货日报;2013年

3 陆阳;俄罗斯欲当IT大国[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索阿娣;航天显实力 安保助亚运[N];中国航天报;2010年

5 科工宣;呕心沥血 写就平安亚运[N];中国航天报;2011年

6 杨惠忠 魏承祖;技术系统:外保温工程的必然选择[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记者 常丽君;英科学家开发出超触觉技术系统[N];科技日报;2013年

8 常丽君;超触觉技术系统问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恕;自主创新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张志刚;多路TCP旨在高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正超;学习技术系统中的能力导向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R,

本文编号:1436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436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