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实施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
本文关键词: 电力 需求侧响应 政策建议 出处:《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电力技术进入智能电网的时代,在充分竞争和开放的电力市场中,传统的需求侧"负荷"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极具弹性、可以调节的电力资源。在当前我国能源革命和电力改革的形势下,引入需求侧响应机制,有助于开发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资源。
[Abstract]:With the power technology entering the era of smart grid, in the fully competitive and open power market, the traditional demand side "load" has become a kind of flexibility in a certain sens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revolution and power reform in China, the introduction of demand-side response mechanism is helpful to develop the power demand-side response resourc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分类号】: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中的经济学原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6期
2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在电力批发市场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1期
3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在电力零售市场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4 全生明;卢键明;谢传胜;曾鸣;田廓;;需求侧响应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5 高赐威;陈曦寒;陈江华;徐杰彦;;我国电力需求响应的措施与应用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1期
6 张玮;;电力需求响应在城市综合试点中的应用探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5期
7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的实施障碍[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1期
8 李崇和;需求侧管理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J];上海节能;2005年03期
9 程诚;刘璐;;浅析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机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S1期
10 伍伟华;庞建军;陈广开;王薪与;;电力需求侧响应发展研究综述[J];电子测试;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天虹;;电力供需均衡与需求侧管理策略选择——基于温州电网的个案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4期
2 王冬容;;价格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4期
3 施泉生;孙波;蒋浩;;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冯兆丽;茅佳佳;温书胜;梁天猛;;智能电网实时电价研究综述:模型与优化方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年02期
5 梁天猛;俞晴里;黄炯;;基于Matlab智能电网效用比例公平优化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2年12期
6 王建星;韩文花;;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广东电力;2013年07期
7 张炳建;徐杰彦;宋杰;杨永标;王余生;李卫良;;中国电力需求响应的发展动因与实施手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4期
8 刘辉舟;高飞;胡小建;陈林玲;;分时电价模型优化方法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4期
9 周敏;杨春方;;蓄冷技术的应用及冰蓄冷工程的优化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3年05期
10 陈璐;杨永标;姚建国;杨胜春;宋杰;王蓓蓓;;基于电力积分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梅霖;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冬容;电力需求侧响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姜海洋;促进发电环节节能减排的煤电产业链合作优化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甘德一;我国电力供需侧市场设计及其要素与关键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施应玲;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电源结构多目标决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段盼;电力系统负荷及负荷率的可靠性影响模型[D];重庆大学;2012年
7 全生明;需求侧响应资源的经济性分析与市场均衡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岑维健;县级供电企业需求侧管理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邱文捷;DSM在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梁景涛;我国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荆超;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玉梁;考虑需求侧竞价的电力市场日前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卢键明;我国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模型方法及实施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7 麦玮斌;智能电网下肇庆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莉;需求侧管理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艳复;电力需求侧能效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孙倩;促进沈阳市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华,王冬容,曾鸣;从需求侧管理到需求侧响应[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5期
2 李扬;王蓓蓓;宋宏坤;;需求响应及其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6期
3 王冬容;刘宝华;孙昕;曾鸣;;单边电力市场静态稳定环节和带需求侧响应的组合市场模式[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1期
4 王冬容;刘宝华;杨赛;董军;;电力需求响应的经济效益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1期
5 王弟;黄志强;陈庆兰;;需求响应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2期
6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在电力批发市场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1期
7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在电力零售市场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8 全生明;卢键明;谢传胜;曾鸣;田廓;;需求侧响应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9 王冬容;;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1期
10 曾鸣;王冬容;陈贞;;需求侧响应的技术支持[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锋;有序用电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非典疫情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J];农村电气化;2003年06期
2 沈红宇;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3期
3 周大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电力需求[J];中国电力;2004年03期
4 赵晓丽;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刘楠,王宇奇;我国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年06期
6 韩晓平;设置电力增容门槛 遏制不良电力需求[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5年03期
7 陈建林,张少勇;我国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经济论坛;2005年06期
8 李冰;黄洵;黄韬;;熨平电力需求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2期
9 庞华;蒋力涌;;中国电力需求的协整分析——基于1987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10 原媛;顾洁;黄薇;陈春琴;高宇博;;上海市电力需求与经济政策关系研究[J];华东电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未来5年俄电力需求将增长20%[A];《电站信息》2012年第3期[C];2012年
2 ;电力需求2013年稳中微升,火电或迎“拐点”[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A];《电站信息》2013年第03期[C];2013年
4 段树乔;杨扬;;全球电力需求与资源、环境、科技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解决途径[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5 李兰臣;;恒易置业有限公司电力需求侧安全行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何培育;;电力需求侧供配电系统节电措施[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顾瑜芳;王斌;;江苏省电力需求侧资源经济性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兰臣;;电力需求侧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探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门可佩;蒋梁瑜;;中国电力需求与GDP协调发展预测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拥军;方慧;;基于WebGIS的农村电力需求可视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德功;日大宗电力需求回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司建楠;能源局确保满足夏季合理电力需求[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春燕;2009电力需求呈前低后高态势[N];市场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恢复正增长 多因素促电力需求反弹[N];证券时报;2009年
5 华时文;“十五”电力需求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五[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潘峰;今年电力需求增速将创新高[N];证券日报;2003年
7 ;电力需求三季度将回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谢蓉;五大措施 确保电力需求[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9 季点;“十五”电力需求平均增速为5%[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10 华时文;“十五”电力需求将平稳增长[N];中国冶金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淑霞;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演变规律及转折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2 陈拥军;农村电力需求综合评价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网规划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周明;电力需求侧市场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4 王冬容;电力需求侧响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银峰;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黄娟;电力需求周期波动峰谷点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梁亚丽;中国电力需求周期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4 劳咏昶;浙江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与电力需求相关性及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5 房林;中国电力需求的预测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杨四平;山西代县电力需求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7 高冲;济南地区电力需求侧资源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8 孙艳复;电力需求侧能效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魏琼;基于安徽省统计数据的电力需求预测模型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10 徐和忠;大连电力需求节能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507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07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