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测度及STIRPAT框架下的驱动因子
本文关键词: 能源足迹 STIRPAT模型 GM( )模型 驱动因子 长三角地区 出处:《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能源足迹测度是揭示能源消费对区域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的重要方法.利用能源足迹计量模型、GM(1,1)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及STIRPAT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相关要素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从人均能源足迹增率来看,长三角地区年均增长率为7.70%,增长速高于全国和上海而低于江苏和浙江省;从人均能源足迹值来看,长三角地区低于上海市,但高于全国和江苏,与浙江省并无明显高低关系特征.2)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产值年均增长8.42%,能源足迹强度年均减少8.37%,全国和江浙沪省市变化趋势与长三角地区大体一致,但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及江浙沪3省市能源产值和强度变化主要通过产业转移和升级来实现,而国家则是依靠政策推动和技术发展革新实现.3)通过预测,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人均能源足迹和能源足迹产值将会持续增长,而能源足迹强度显示下降态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4)人口规模、人均GDP、二产比重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能源足迹均有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596、0.073、0.18和-0.123.
[Abstract]:Energy footprint measuremen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veal the press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o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ynamic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energy footprint related factor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ince 1990.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 rate of energy footprint per capita is 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crease rate of energy footprint per capita.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7.70%,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Shanghai, but lower than that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 In terms of per capita energy footprin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s lower than Shanghai, bu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Jiangsu. There is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ergy footprint and Zhejiang Province. 2) the annual output value of energy footpri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creases 8.42% and the energy footprint intensity decreases 8.37% per year.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whole country,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but the degree is different. The changes in energy output value and intens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provinces and cities are mainly realized through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upgrading. The country, on the other hand, relies on policy promotion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realize. 3) by predicting that the per capita energy footprint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the energy footpri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2015-2020, the intensity of the energy footprint shows a declining trend. Population size, per capita GDP, proportion of second produc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industrial added value have an effect on the energy footprint, with elastic coefficients of 0.596n0.073 / 0.18 and -0.123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5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35重点支持项目(NIGLAS2012135006)资助
【分类号】:F426.2;X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冠伟;杨木壮;陈健飞;;1990-2007年中国能源足迹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2 方恺;沈万斌;董德明;;能源足迹核算的改进与预测——以吉林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0期
3 张乐勤;李荣富;荣慧芳;许信旺;;安徽省近10年能源足迹测度及驱动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04期
4 张乐勤;司友斌;荣慧芳;许信旺;;池州市2000—2010年能源足迹动态测度与驱动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5 朱永杰;岳瑞锋;;中国森林提供化石能源用地的定量研究[J];林业科学;2008年09期
6 龙爱华;徐中民;王新华;尚海洋;;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年10期
7 曹淑艳;谢高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8 陈成忠;林振山;;中国能源足迹增长波动的驱动因子分析[J];生态学报;2009年02期
9 杨足膺;赵媛;付伍明;;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省能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10年24期
10 胡小飞;代力民;陈伏生;谷会岩;;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延边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nergy Footprint in China Based on STIRPAT Model[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5期
2 余勇;舒建英;;1997~2004年四川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3 尹力军;张新锋;郝瑞彬;;2006年唐山市生态足迹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4 王丽;王凯;;基于生态足迹的滁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5 周陶;范轶玲;王成;;基于资源产出法的生态足迹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6 余建国;张宏武;;生态足迹的修正模型研究前沿与动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陈成忠;王晖;;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8 龚葳;张承中;刘艳华;;西安市能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9 蒲金涌;姚小英;王立科;;天水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10 李文慧;李振国;李朝奎;余光辉;王欣;;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以湖南省韶山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Linyi City[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2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纪建悦;栾绍朔;姜兴坤;;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苏;吴迪;叶慧海;魏显威;石冰;赵琴;;常德地区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谌伟¨,;李小平;孙从军;程曦;蔡婧;;2004年上海市生态足迹分析[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如松;骆世明;蒋菊生;张洪勋;;生态学研究和应用的新动态[A];2006-2007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06年
7 安和平;邹波;王君莉;赵栋昌;;基于生态足迹的贵州省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李惠梅;张安录;;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对生态足迹影响的计量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王玉婧;陈雁;;环渤海经济区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与经济发展[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10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国内外服务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进展[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永刚;休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孔鹏志;我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流核算与循环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陈茵茵;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礼军;基于物质流和生态足迹核算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吴隆杰;基于渔业生态足迹指数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谷振宾;中国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万婧璐;南昌市可持续发展状态[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燕;内蒙古人口承载力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莉莉;化学工业节能减排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国伟;宿州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小玲;基于生态足迹的醴陵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晶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环渤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8 孙芳玲;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董丽;泰安市旅游饭店生态足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祥亮;周晓铁;孙世群;陈伟兰;;安徽省可持续性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2 龚葳;张承中;刘艳华;;西安市能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李琦;韩亚芬;陈建永;;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4 孟伟庆;马春;鞠美庭;李洪远;冯海云;;天津市近20年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5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6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7 杨洪晓,吴波,张金屯,林德荣,常顺利;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常顺利,杨洪晓,葛剑平;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进展与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李静;;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10 姜磊;季民河;;中国区域能源压力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J];财经科学;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治宁;;灰色预测理论在长庆油田安全事故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4年18期
2 冷中笑;格丽玛;钟波;潘晓玲;;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灰色预测[J];装备环境工程;2006年02期
3 格丽玛;冷中笑;何清;潘晓玲;;大气中二氧化硫的灰色预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4期
4 朱江皇;蒋方媛;;断裂活动性及地质灾害效应分析——以深圳市罗湖区F_8断裂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01期
5 黎建国;陈见波;;地铁基坑水平位移预测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7期
6 吴志明;李熠;;服装流行色的色彩意向灰色预测[J];纺织学报;2009年04期
7 郭玉文;;浅析牛头嘴滑坡的监测[J];陕西煤炭;2011年01期
8 康向涛;刘勇;;关于贵州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灰色预测的探讨[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9 勾淼;赵建锋;于广明;孟凡涛;;灰色预测改进模型在建筑物沉降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1年04期
10 张丽颖;李胜连;;基于C-D函数的资源开采业规模变动灰色预测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矿业;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华;党耀国;;GM(1,1)模型的改进[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静轩;苗丽安;;济南市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吉培荣;;灰色GM(1,1)模型分析与评价[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卷)[C];1995年
4 潘海涛;;MCMC算法在时间序列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宫瑞婷;黄伟;魏京花;;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灰关联分析与预测[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李彤;黄岁j;周潮洪;刘波;;改进灰色模型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A];全国控制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静;周雁翎;李厚伟;赵俊朋;魏进才;;灰色理论在肇庆地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8 孙映宏;;灰色理论在长期水文预测中的应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9 张小璇;;对GM(1,1)模型误差的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曹燕华;纪波;殷伯明;;用高三10次月考成绩预测高考成绩的建模比较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谢妮;深圳市HIV/AIDS疫情分布特征与预测模型比较[D];中南大学;2011年
3 毛树华;灰关联决策与灰生成算子的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金英;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唐万梅;几个预测方法及模型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王晓佳;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何雄君;钢混异种材料组合结构施工预测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陈志军;高速铁路桥梁动力学问题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吴宏晓;基于软计算方法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静;浙江省纺织业景气评价与预警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李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服装流行色预测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3 陈礼兴;成都市ITO企业人才供求缺口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孙秀玲;海州露天矿闭坑后水质灰色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5 翁小杰;基于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6 刘华磊;丁家坟滑坡失稳机制及变形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彭晶晶;我国房地产定价模型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8 曹冬冬;灰色多重修正模型与GSA-BP模型的建立及在形变预测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3年
9 杨凯;灰色预测模型在物探项目监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丁鑫;基于遗传算法的区域节水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11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1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