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5 04:03

  本文选题:光伏产业 切入点:国际环境 出处:《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最近几年,能源稀缺成了国际性的问题,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逐渐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因此一些新兴能源的研究与发展备受各国青睐,其中以太阳能光伏最受欢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密切相关,所以能源的短缺对世界金融的平稳健康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国家的政局。由于太阳能资源的丰沛性,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光伏发电的研发和投入。20世纪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在光伏产业的出口方面有非常可观的成绩,其中我国的太阳能产品的出口量的增长迅猛,尤其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出口量已经连续几年居全世界第一。但是近三年来,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美、欧等国频繁对我国出口的光伏产品特别是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双反”调查。美国最先在2011年对我出口的光伏产品进行调查;紧接着,欧盟、印度先后在2012年对我出口的一些光伏产品,特别是电池和硅片进行了反倾销的调查;今年2月,美国起又一轮的“双反”调查,针对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出口的光伏产品。介于全球经济低迷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双重威胁,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光伏产业在走过了快10年的飞速发展期后,2008年之后便逐步走下坡路,2010年整个光伏产业出现了巨大的亏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引发了光伏企业倒闭潮。但是由于近几年国内政策的扶持,光伏企业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适应后,直到去年的第三季度,我国一些光伏企业开始出现改善的迹象,但是要想恢复之前的辉煌则需要国家和企业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为之前的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多是建立在是一个较为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背景下,但近年来,国际环境的恶化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和挑战,相应的,这部分很少有人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当前情况下的光伏产业的战略的研究则主要从当前较差的国际环境入手,首先本文介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和国内现状,特别是针对各国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制裁情况做出了总结,然后通过运用SWOT战略环境分析模型分析了当前光伏产业的宏观的发展环境,运用PEST国内环境分析模型对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光伏产业的国内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对现阶段国际环境下中国光伏产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最后通过天合光能企业的实证分析进行战略的选择,希望借此为中国光伏产业未来的健康快速发展给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nergy scarcity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s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new energy is favored by many countries. Among them, solar photovoltaic is the most popular.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ergy, so the shortage of energy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world finance.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also affec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to a certain extent. Due to the abundance of solar energy resources,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increased their research and investment i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re have been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export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among which the export volume of solar energy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has increased rapidly, especially the solar cell modules, whose export volume has been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for several years in succession. But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economic crisis and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other countries frequently carry out "double-counter" surveys on photovoltaic products exported by China, especially solar panels. In 2011,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investigated the photovoltaic products exported by China. Subsequently,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ndia successively carried out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on some photovoltaic products exported by China on 2012, especially batteries and silicon wafers. In February this year, the United States launched another round of "double reaction" investigations. In view of the photovoltaic products exported from China's mainland and Taiwan. In view of the double threa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is not optimistic. After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of nearly 10 years,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gradually declined after 2008. In 2010, the whole photovoltaic industry suffered huge losses, resulting in serious consequences. This led to the collapse of photovoltaic enterprises. However, due to the support of domestic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after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and adaptations, until the third quarter of last year, some photovoltaic enterprises in China began to show signs of improvement. But to restore its former glory will require more effort from both the state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Because most of the previo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were based on a relatively goo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vironment background,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great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Accordingly, this part is rarely studie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inly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po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study of the strategy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tatus of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China, especially summarizes the sanctions against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Then through the use of SWOT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alysis model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hotovoltaic industry macro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 domestic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under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by using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analysis model of P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China's photovoltaic industry under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c choice. Finally, the strategic choice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ianhe photovoltaic enterprises. We hope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otovoltaic industry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入世10周年”征文启事[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2 徐冬青;;当前国际环境对江苏经济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年09期

3 ;《二○○○年中国的国际环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09期

4 李琮;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谈谈我国的国际环境[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06期

5 肖勤福;我国改革、开放国际环境的利害权衡及应取的战略决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07期

6 邵滨鸿;加深对国际环境的研究,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国际环境问题讨论会综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2年08期

7 李厚玲;郑华;;国际环境对印度崛起的影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1期

8 董少君;张吉辉;;强制性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方式介评[J];山东纺织经济;2008年03期

9 陈健;;机遇和挑战——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J];战略决策研究;2012年01期

10 韩永茂;浅谈我国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和机遇[J];理论探索;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公龙;;战略机遇期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崛起[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杜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简介[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3 蔡先凤;;试论国际生态安全法的发展现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王东;;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未来十年发展的考量[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郑洁;;国际环境问题中的外部效应[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江伟钰;;论自由贸易与可持续发展[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9 蔡先凤;;试论多边环境协定的实施[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10 彭鹏彬;;论中国共产党的两大转变及其先进性[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建飞;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N];解放军报;2006年

2 中央党校副校长 张伯里;准确把握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N];经济日报;2012年

3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黄孟复;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共享充分人权的基本前提[N];光明日报;2014年

4 诗真;世界酝酿组建国际环境法庭[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对话人 本报记者 张俊;国际环境公约走向何方?[N];中国环境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小佳;用新思维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N];解放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裴广江 王迪;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N];人民日报;2013年

8 冬青 张芸霞;中昱冠名设立国际环境科学奖[N];宜兴日报;2010年

9 ;冰川虽美 航程却艰[N];中国环境报;2012年

10 李洪伟;驰宏公司与环保部签署国际环境咨询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丽;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白嵘;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朱鹏飞;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2 梁庆江;东北亚国际环境与中国和平崛起[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卓君恒;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杜晓柳;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关系之理论探讨及实例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5 周小林;二战后国际环境的历史性变迁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静;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唐启升;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8 杨慧敏;国际环境条约的履约机制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赵雪莉;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可心;论国际环境问题与当代的国家主权[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6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6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