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我国机电产品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出口贸易地位和利益的实证研究——基于传统统计方法和附加值核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8 00:01

  本文选题:机电产品 切入点:贸易地位 出处:《系统工程》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又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何评估机电产品的出口地位和贸易利得,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二是附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这两种方法究竟差异如何?文章利用WIOD数据库,运用这两种方法对我国机电产品的分工地位和贸易利益进行了评估。结果是:第一,机电产品出口自2009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均位居首位,不过以附加值计算的出口规模要明显小于传统方法。第二,在两种统计方法下机电产品静态贸易利益不断扩大,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第三,机电产品出口的动态贸易都是正向显著的,附加值出口在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相对传统来说更多的动态贸易利益,但在就业和技术进步方面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少。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intained its position as the first export power, in which the expor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occupies a dominant position. How to evaluate the export status and trade gain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method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trade statistics method, the other is the value-added trade accounting metho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is paper uses WIOD database to evaluate the posi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rade benefits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n China.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export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has ranked first in the world and in China since 2009. However, the scale of exports in terms of added value i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methods. Second, under the two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benefits of static trade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but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is also increasing. Third, The dynamic trade of the expor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s positive and remarkable. The value added export gains more dynamic trade benefits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but the benefits in em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分类号】:F752.62;F426.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林玲;余娟娟;;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5期

2 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0期

3 黎峰;;全球生产网络下的贸易收益及核算——基于中国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6期

4 曾铮;张路路;;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界定——基于中国制造业贸易附加值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5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6 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2 李春梅;;中国产品内分工发展与加工贸易部门就业影响估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3 陈继勇;刘威;;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美中贸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4 施炳展;李坤望;;中国贸易结构在改善吗?——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5 喻春娇;陈咏梅;张洁莹;;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贸易利益——基于20个工业部门净附加值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2期

6 常黎;胡鞍钢;;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7 陈丰龙;徐康宁;;国际生产网络与地区发展差距:中国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8 杨文芳;方齐云;;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的劳动需求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转移承接国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9 戴魁早;;产业垂直专业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1年04期

10 蒲华林;张捷;;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获取的价值——基于零部件进出口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王耀中;洪联英;刘建江;;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3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4 高越;李荣林;;异质性、分割生产与国际贸易[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5 卢锋;;产品内分工[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C];2004年

6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7 梁琦;丁树;王如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8 刘玉;孙文远;;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工资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陈丰龙;;国际生产网络与地区发展差距:中国的经验研究[A];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暨宏观经济青年学者论坛——“中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蔡强;美国对华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8 向清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远洋渔业生产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利民;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张桂梅;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卢靖;附加价值来源转化:基于技术进步与分工深化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彭兴奎;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加工贸易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谦;中美贸易摩擦诱发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璐;中国与东亚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征的演变[D];吉林大学;2011年

6 廖雯婷;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和对策探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何慧慧;东亚地区垂直分工背景下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苏晶晶;产品内分工与中国对美出口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恒;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外贸发展不平衡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张奎亮;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利;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0年02期

2 刘建江;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7期

3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4 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以“新开放观”看开放效益的评估方法[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5 许斌;;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6 于铁流,李秉祥;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7 黄先海;韦畅;;中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钟惠芸;黄建忠;;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下贸易波动的行业差异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3期

9 尹翔硕;进入新经济时期的美国贸易逆差──兼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10 金芳;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治平;机电产品与百姓生活[J];中国机电工业;2000年03期

2 ;国务委员吴仪说: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要抓四件大事[J];中国商贸;2000年02期

3 宫焕久;完善市场,提高机电产品的竞争力[J];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05期

4 单星轩;积极开拓英国机电产品市场[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1年12期

5 姬靛;;上海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J];中国经贸;2001年04期

6 ;连续18个月保持20%增速 山东机电产品出口强劲[J];中国经贸;2001年10期

7 ;2002年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2年05期

8 李联慧;机电产品出口成为我国外贸发展主力军[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2年05期

9 王光 ,吴伟雄 ,伍正深;发挥检务“龙头”作用 严把进口机电产品质量关[J];中国检验检疫;2002年08期

10 杨昌荣;振兴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心一;;2001年春季中国机电产品中东交易会小结[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关于转发《进口机电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飞翔;刘佳;黎开颜;;自主创新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基于机电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4 韩立华;;我国对俄罗斯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5 任高潮;秦永;谢伏瞻;;机电产品出口经济效益分析[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6 ;关于印发《进口机电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黄良沛;龚争理;岳文辉;;大批量机电产品零配件失效率建模与供应策略[A];2010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机电产品出口招标办法[A];第三届(2003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3年

9 ;关于转发《进口机电产品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刘志迎;张红冰;;关于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若干思考[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多佳;“沈阳制造”拉动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娄立群 王志玲 薛树桐;天津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N];国际商报;2004年

3 记者 刘沛国 通讯员 潘家琰;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继续升势[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通讯员  侯杰 记者  陆列嘉;机电产品出口中部居首[N];安徽日报;2006年

5 胡琪 张瑜格;安徽机电产品出口居中部六省首位[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首席记者 张苓;陕西机电产品出口首月实现开门红[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车玉明 葛万青;我国将从俄买5亿美元机电产品[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中新;我国将从俄进口五亿美元机电产品[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9 记者 祝蕾;山东机电产品首季出口38.1亿美元[N];济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祝蕾;上半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突破80亿美元[N];济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U,

本文编号:1581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581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