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本文选题:河南省装备制造业 切入点:产业竞争力 出处:《郑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是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河南省作为较早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省份,曾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并且出现了设备、技术陈旧,资金不足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能够抓住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发挥河南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优势,积极改进其落后方面,不断提升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是河南省在工业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文章所需要用到的理论做了简单的陈述,包括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其次,本文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做了简单的描述,通过描述可以让我们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能够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有一个定性分析;第三,确定本文所用到的竞争力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具体说明选择此种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原因和依据;第四,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不仅仅将河南省装备制造业所含的七个产业进行比较,同时还将各个行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同种行业进行比较,并作出了重点产业选择。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思路和对策,以期能为进一步提高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在全国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前的发展不平衡,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他行业竞争力优势不太明显。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national economy,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related to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 country or reg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Henan Province's advantages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obvious, and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are obsolete. Therefore,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how can we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give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Henan Province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actively improve its backwardness? It is urgent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statement of the theory needed in the article, includ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secondl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By describing, we can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so that we can have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Third,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used in this paper, explain the reason and basis of choosing this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4th, carry on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mparing not only the seven industries contained i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but also the same industries in other provinc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making the key industry choic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we can see that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still has some advantage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has certain competitiven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has insufficient innovation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has not been balanced before. Among them, the gener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a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other industries is not obviou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na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ree aspects: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清泰;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若干问题[J];发展研究;2004年10期
2 张青山;徐伟;;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途径[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04期
3 王小瑛;;内外兼修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机遇与挑战”活动分享[J];商学院;2005年12期
4 马名杰;采购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年08期
5 徐斌;唐德才;;江苏制造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 陆立军;朱海就;;宁波、上海制造业竞争力比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7 尹康敏;;日本制造业竞争力的要素分析[J];企业活力;2006年07期
8 千庆兰;陈颖彪;;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06年06期
9 千庆兰;陈颖彪;;中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J];热带地理;2007年01期
10 邓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因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武义青;马银戌;顾培亮;;中国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测定与分析[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涛;魏世灼;;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高诚辉;;打造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平台,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诚辉;;打造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平台,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剑荣;胡海忠;;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提升宁波制造业竞争力[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丽君;;构筑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生成能力探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徐泽民;隋云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龙江装备制造核心竞争力[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郭强;胡海忠;;宁波工业设计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敏贤;;为提高我国先进制造技术水平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出贡献[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岩;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居首[N];国际商报;2013年
2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婧;德勒:完善政策提高制造业竞争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3 彭 燮;解读中国制造业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武义青邋江源 徐淑荣 翁小清 陈晓永 于卫宁;我国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稳步提高[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31省市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报告[N];中国信息报;2003年
6 徐钟;制造业竞争力我们要保持几十年[N];南方周末;2003年
7 陶良虎;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如何提升[N];学习时报;2012年
8 刘慧;制造业竞争力关键在提升创新[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9 玉明;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过多导致美制造业竞争力下降[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白智新;国内制造业竞争力不强 引发产业隐忧[N];消费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杨仁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竞争力与产业融合[D];南开大学;2013年
3 郝华;吉林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亚男;两化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陶良虎;湖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业祥;苏中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张英;川陕渝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4 刘相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5 魏世灼;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聂庆明;苏锡常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董晓敏;广东省制造业竞争力时空演化及机制[D];广州大学;2010年
8 魏亚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陕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陈楠;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万坤;山东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06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60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