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5:27

  本文选题:新能源汽车 切入点:网络外部性 出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低碳时代的"宠儿",新能源汽车肩负着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重任。根据消费行为的网络外部性理论,提出了虚荣效应与攀比效应能够提高新能源汽车消费偏好的理论假说,基于409个调研数据的Logistic实证分析支持了该观点。因此,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时,政府与企业不应仅局限于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增加补贴等传统手段,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外部特征,推出契合其购买偏好的产品更应该是未来的发力点。
[Abstract]:As the darling of the low-carbon era, new energy vehicles shoulder the dual responsibility of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network externality of consumer behavio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at Vanity effect and comparison effect can improve the consumption preference of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Logistic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409 survey data supports this view.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not limit themselves to improving technology, reducing costs, increasing subsidies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an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consumer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sumers. The launch of products that fit their buying preferences should be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Y003) 西安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SKZ2014003)
【分类号】:F426.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玲;林泽梁;薛澜;;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2 宋之杰;高敬忠;;集群技术创新的连带外部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06年10期

3 李大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2期

4 王世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3期

5 石红波;邹维娜;许玉平;;基于绿色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以威海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8期

6 高倩;范明;杜建国;;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影响的演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1期

7 路春城;黄志刚;;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税收政策分析[J];税务研究;2011年05期

8 马钧;王宁;孔德洋;;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9 王颖;李英;;基于感知风险和涉人程度的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5期

10 叶楠;周梅华;;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推进策略[J];统计与决策;2012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安庆科技;2011年04期

2 杨方文;王星星;;基于自回归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测[J];科技和产业;2011年06期

3 金永花;;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策略对我国的借鉴[J];东北亚论坛;2012年03期

4 艾民;韩怀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11期

5 孙岩;;家庭异质性因素对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江涛涛;;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和推广问题对策研究[J];大众科技;2013年09期

7 马少辉;谭慧;代逸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特征与偏好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8 吴水龙;胡左浩;姚卿;焦文宇;;功能属性和品牌个性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以家用轿车行业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胡小爱;王建明;;面子意识对公众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机制:一个探索性理论模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王ok杰;刘华;;中国汽车产业税收制度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月辉;王青;;北京居民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影响因素——基于TAM和TPB整合模型的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陈涛;谢丽莎;;社会枢纽对整体网(络)创新抗拒的影响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道清;冯维彦;;中国压铸机的再制造[A];绿色铸造与持续发展——2015(第25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徐虹;刘宇青;秦达郅;;顾客采用酒店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经济型酒店为例[A];2015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博;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2 袁艳平;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构建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闻捷;供应链低碳化若干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5 王世杰;战略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集聚与内育双螺旋耦合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丹丹;基于组织合法性的企业低碳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7 叶楠;调节聚焦与心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交互影响:信息框架的视角[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8 赵小羽;基于技术扩散模型的自主汽车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9 杨亮;基于消费水平的家庭碳排放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露;碳标签对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国琼;汽车新产品定价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永林;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春娇;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李延泽;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段俊辉;不同电功率比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经济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亚琼;公职人员经济犯罪与资产处置的关联路径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7 边疆;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崔立为;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陈江勇;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马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佩珩,易翔翔,侯福深;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胡树华,杨威;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战略分析[J];北京汽车;2004年03期

3 张国方;徐剑力;;私家车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08期

4 姚占辉;;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困境分析及对策[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2期

5 曹兆文;;GDP对体面劳动生产性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6 宇轩;李海楠;;新能源汽车 消费者买账吗[J];China Auto;2009年05期

7 付允;刘怡君;李丁;汪云林;;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产品属性效用实证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6期

8 李占明;多目标决策的效用函数方法[J];系统工程;1989年05期

9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4期

10 殷华方;潘镇;鲁明泓;;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徐丽红;[N];中国财经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世宁;消费者决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王波;消费者决策模式对顾客满意构成模型的影响作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守逊;幸昆仑;;网络外部性下企业技术竞争研究[J];工业工程;2009年05期

2 尚秀芬;陈宏民;;互补性平台企业间接网络外部性和质量的动态竞争[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蒋丽丝;;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厂商兼容性问题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3期

4 叶玉萍;;网络外部性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内在机理及绩效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何海燕,刘国新;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年04期

6 易余胤;姚俊江;;网络外部性下考虑延保服务的供应链协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8期

7 张小平,甘仞初;产品兼容性和企业的合作与竞争[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廖成林,李忆;技术的网络外部性和不完全信息对企业技术采用决策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04期

9 曹俊浩;陈宏民;石彼得;;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B2B垄断平台自网络外部性分类及其强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程永星;;一个多在位者的进入兼容策略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航;徐迪;;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兼容策略的博弈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文守逊;黄克;;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R&D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嘉敏;;网络外部性对新能源运力投入决策及其社会效益影响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汪淼军;励斌;;网络外部性、竞争和产品差异化[A];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总第6期)[C];2003年

5 黄沛;刘晓峰;杨雄峰;;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双寡头市场动态定价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许多;;浅谈网络外部性下的消费者预期管理[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姜晨;左小德;;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技术竞争——一种演化博弈的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武志博;;网络的外部不经济[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潘晓军;陈宏民;;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产业的消费税与产品差异化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潘晓军;陈宏民;;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产品出口税收政策与差异化策略分析[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邵全权;小议保险竞争的网络外部性[N];中国保险报;2011年

2 荆林波 刘波;电子支付产业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院长 张安录;外部性、市场失灵与政府土地市场管理[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陈信元 何贤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新会计准则实施五年的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张昕竹;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改善经济发展不平衡[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国家信息中心 秦海;新经济意味着什麽[N];国际商报;2000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游戏产业平台之争:看谁摸透玩家心思[N];上海证券报;2014年

8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免费是不是一种商业模式?[N];经济观察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贸易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吴昊;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喻世华;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电信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幸昆仑;网络外部性下基于溢出效应的企业研发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赵世海;基于网络外部性、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王怀祖;网络外部性下的技术许可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张铭洪;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策略与政府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刘恒军;网络型产业动态竞争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杨黎波;基于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的企业IT能力匹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广凤;开源软件与专有软件的竞争[D];辽宁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玲榕;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扩散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张素华;基于网络外部性与从众效应的锁定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林婷;基于直接网络外部性的在位厂商竞争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婷婷;局部网络外部性探讨[D];厦门大学;2009年

5 刘会;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企业开源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卫平;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创新产品导入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孟宇星;网络外部性对微博持续使用的影响:主观规范的调节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8 谭孝权;网络外部性、市场进入与兼容性策略选择[D];重庆大学;2010年

9 黄伟;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及其在商业策略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於浩;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的双重购买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64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