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高管股权激励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青岛海尔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21:34

  本文选题:高管股权激励 切入点:青岛海尔 出处:《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国外,股权激励已经成为激励高管的主要手段,而股权激励在我国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者对于我国市场高管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现状和衡量指标多有讨论。本文认为高管股权激励有效性的衡量指标应当是公司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是否得到了有效提升,基于此,笔者通过公司经营情况、市场反应、企业价值、市场占有率及高管留任情况对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计划具备激励作用,但作用不明显。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因素是外部环境和契约设计。青岛海尔受行业变化冲击大、可用于股权激励的股本小、激励计划考核方式单一、行权价格苛刻等。通过对青岛海尔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其他上市公司可以合理避免青岛海尔股权激励计划设计不当的部分,借鉴其资本运作方式,促进高管股权激励有效性。
[Abstract]:In foreign countries, equity incentive has become the main means to motivate senior executives, and equity incentive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cholars have much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ment indicato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 in Chinese marke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measur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 should be whether the shareholder value and enterprise value of the company have been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Qingdao Haier's equity incentive plan through company operation, market reaction, enterprise value, market share and executive reten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Qingdao Haier equity incentive plan has incentive effect. However, the effect is not obvious.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result ar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contract design. Qingdao Haier is greatly impact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industry, the equity that can be used for equity incentive is small, and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incentive plan is single. By analyzing the case of Qingdao Haier,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other listed companies can reasonably avoid the improper design of Qingdao Haier's equity incentive plan and learn from its capital operation mode.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426.6;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志强;青岛海尔:注资海尔电器 孕育股改机遇[J];股市动态分析;2005年38期

2 ;青岛海尔为何落榜[J];董事会;2005年01期

3 ;青岛海尔医用低温科技有限公司[J];生命科学仪器;2006年03期

4 李草玢;;青岛海尔高层人事地震 国际化阵痛还是“森林法则”的必然[J];IT时代周刊;2008年Z2期

5 ;青岛海尔拟购海尔电器31.93%[J];日用电器;2009年12期

6 ;1999年国产手机一览[J];中国科技信息;2000年10期

7 刘献军;;青岛海尔 资产注入提升盈利[J];股市动态分析;2007年26期

8 赵伟凯;;青岛海尔副总明国珍:重启股权激励并非“刻意安排”[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20期

9 郭梓琪;;重启方案终获高票通过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一波三折[J];IT时代周刊;2009年22期

10 王铮;李淘淘;;青岛海尔重启股权激励[J];上海国资;2009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荣继东/文;青岛海尔增发新股好事多磨[N];财经时报;2000年

2 中证资讯;青岛海尔 蓝筹风范[N];中国证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蒋培宇;青岛海尔一厢情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本报记者  郎朗;青岛海尔2005年净利润下降35.2%[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刘莎莎;青岛海尔海尔鲜+变频冰箱全面上市[N];证券时报;2007年

6 梁振鹏;青岛海尔管理层震荡 五大高管相继辞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郎朗;青岛海尔选任并购专家任副总[N];经理日报;2008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青岛海尔高管离职事出有因[N];证券时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建军;青岛海尔有意收购海尔电器20.1%股份[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刘莎莎;青岛海尔收购海尔电器获股东会通过[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师;青岛海尔资本配置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温瑞丰;青岛海尔财务分析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赵伟;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案例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4 陈悦;青岛海尔多维布局对税负及税务风险影响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5 詹宏真;调整现值法(APV)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5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645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