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煤化工跨越发展二十年
本文选题:煤转化 切入点:煤化工 出处:《洁净煤技术》2015年01期
【摘要】:为推进现代煤化工的健康有序发展,系统回顾了我国现代煤化工近20 a的跨越发展情况,并对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九五"期间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的起步阶段,形成了一批煤化工新技术实验室研发成果;"十五"期间为我国现代煤化工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的攻坚阶段,取得了一批现代煤化工核心技术中试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现代煤化工从工程化走向产业化的示范阶段,建成了一批现代煤化工商业化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进入了技术、经济、环保等全方位示范阶段,完成了一批大型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未来应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从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视角重新审视和科学谋划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从原料煤资源、水资源、物流运输条件、环境承载能力、技术经济等多角度重新评估和科学决策新建煤化工项目的实施。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 "During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t was the initial stage for the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China to move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engineering stage, forming a number of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chnology laboratory of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y.A batch of pilot research results of core technology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have been obtained.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the demonstration stage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from engineering to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completed, and a batch of commerci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f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have been completed.China's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has entered a comprehensive demonstration stage of technolog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has completed a number of large-scale commerci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In the future,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we should re-examine and scientifically pla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from the full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cluding raw coal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Re-evaluate and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oal chemical projects from many angles, such 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作者单位】: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研究院;
【分类号】:F426.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立麟;;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2 李志坚;;现代煤化工进展及发展关注重点[J];化学工业;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登峰;;煤制油热中的冷思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09期
2 余岚;;浅议陇东沙井子矿区煤炭资源的转化[J];甘肃科技;2013年03期
3 孔丽丽;;我国煤制油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化工管理;2013年10期
4 张志国;关新玉;张紫平;孙赛;;浅析解决煤化工产业水资源缺乏的途径[J];煤炭工程;2010年03期
5 储和平;;盘江矿区发展煤化工产业浅析[J];煤炭工程;2012年04期
6 李群;;蒙东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初步研究[J];煤质技术;2010年02期
7 许冠南;周源;苏竣;陈晓红;;技术路线图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以煤基二甲醚产业为例[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7期
8 黄开东;李强;汪炎;;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2年05期
9 王伟;韩洪军;张静;徐瑞捷;王顺;;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年03期
10 许欧阳;;水资源强约束下的新疆煤化工产业政府规制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哲;;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产业发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8期
2 戴长华;加快新型现代煤化工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安徽科技;2005年Z1期
3 李好管;;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J];煤化工;2006年05期
4 潘连生;;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促进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煤化工;2007年01期
5 潘连生;;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化学工业;2007年Z1期
6 丁伟;;浅谈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年17期
7 潘连生;;以我为主发展现代煤化工[J];泸天化科技;2007年02期
8 ;危中寻机,占据现代煤化工制高点[J];化工中间体;2009年05期
9 ;现代煤化工产能过剩之专家见[J];河北化工;2010年01期
10 刘立麟;;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喜民;王康平;荆云峰;吴冬果;李建华;徐丹;安静;郭亚清;王红萍;高建梅;张改花;王红艳;;跨区域现代煤化工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展;全市现代煤化工技术学术报告暨项目发布会公布[N];菏泽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郭海方;危中寻机,占据现代煤化工制高点[N];河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楠;警惕现代煤化工过热倾向[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记者 张苓;“十二五”陕西将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N];中国冶金报;2010年
5 记者 王乐意;山西加快构筑现代煤化工产业结构[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郭玉志;现代煤化工规划即将发布[N];中国矿业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扬;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促“升级”[N];中国煤炭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于孟林;现代煤化工难为煤市救急[N];中国能源报;2013年
9 记者 齐作权;我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多向延伸[N];山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孔凡涛;零排放——现代煤化工的心结[N];中国化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巍;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编号:1702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70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