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石油供需预测分析
本文选题:可持续发展 + 系统动力学 ; 参考:《中国能源》2015年02期
【摘要】:石油作为经济社会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石油需求的变化影响着我国相关石油政策的制定,因此有必要对石油需求进行预测。本文基于系统学力学理论,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人口、交通、技术等因素,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石油供需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1990~2012年间,石油消费量年平均误差仅为3.71%,石油产量年平均误差仅为1.52%,可用于未来我国石油供需的预测。对2013~2030年的预测结果表明,石油消费量将会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石油生产量将会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在2030年将达到73.2%;石油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及工业对石油的需求。本文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交通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aterial of economy and society, petroleu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oil demand affects the formulation of oil policy in China, so it is necessary to forecast the oil dem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stematics mechanics and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economy, environment, popul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sets up a sustainable oil supply and demand forecasting model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a good prediction effect. The annual average error of oil consumption is only 3.71 and the annual average error of oil production is only 1.52.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oil in China in the future. The forecast for the period from 2013 to 2030 shows that oil consumption will increase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3%, and oil production will increase at an average annual rate of 1%. External dependence on oil is set to reach 73.2 in 2030, with strong growth in oil consumption mainly due to demand for oil from transport and indus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ing new energy sources for transportation.
【作者单位】: 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美国千年研究所;
【分类号】:F42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魏一鸣,吴刚,刘兰翠,范英;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应用进展[J];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2 孙文秀,赵媛;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动力学分析[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4年01期
3 陈海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石油需求系统模型及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0年20期
4 李君臣;董秀成;高建;;我国天然气消费的系统动力学预测与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0年04期
5 陶然;蔡云泽;楼振飞;刘卫星;;国内外能源预测模型和能源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上海节能;2012年01期
6 史立军;周泓;;我国天然气供需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年03期
7 李玮;杨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8 李振宇;卢红;朱庆云;王春娇;;我国未来汽柴油消费需求预测[J];中国能源;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芳;基于3E协调的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李连德;中国能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3 李明玉;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东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顾凯平;;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崔和瑞;王娣;;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李静;;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4 张晓红;权小锋;;基于空间距离综合评价模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电力企业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5 伍亚;张立;;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6 吴永贺;卫彦琼;;上市公司复合财务系数动态算法[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7 崔景华;;碳税制度效应研究评述[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8 张树伟;;能源经济环境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评述[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9 戴谦;陈幸;;可再生能源政府支持成本估算解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12期
10 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斐;祝军;李莉;乔非;吴启迪;;钢铁企业能源模型体系结构的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倪同和;道路交通规划关键指标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曾雁冰;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建模与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小军;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约束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邓志茹;我国能源供求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康旭东;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潜力与波及效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罗光华;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黄建;煤炭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菲菲;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影响因素与低碳交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2 莫傲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北京市能源供应链动态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3 刘洁;不确定条件下的辽宁省能源系统规划及温室气体减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王婕妤;配额交易制下发电厂商市场行为选择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刘晓蒙;绿色证书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电力市场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何灵;基于集约化管理的电网企业物资招标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胡敬韬;考虑环境因子的区域资源规划配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袁迎蕾;2008年江苏省热带气旋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胡环;低碳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环境效率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10 张婷;西安市低碳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锡峰;;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林的战略思考[J];安徽林业;2008年06期
2 胡明远;孙英辉;;美国生物能源战略与粮食危机[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3 苏长生,府亚军,张斌;油价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5 周勇;李廉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6 马荣升;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3年06期
7 贾文华;许海云;;欧盟对俄能源战略述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06期
8 吴巧生,王华;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环境政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胡晓群;颜剑英;胡小丁;;美国能源政策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借鉴[J];当代亚太;2006年02期
10 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健;[N];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玉志;中国能源发展的决策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2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谢治国;新中国能源政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5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李连德;中国能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中国的石油供需问题[J];海洋地质译丛;1997年04期
2 萧芦;2000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1999年06期
3 金戈;2001年世界石油供需预测[J];炼油设计;2001年05期
4 孙燕;林振山;管卫华;;我国未来15年石油供需预测与对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李维安;;2007—2009年世界石油供需量[J];国外油田工程;2009年04期
6 赵平;;世界石油供需预测[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8期
7 许永发;宏观调控是我国石油供需平衡的重要保障[J];国际石油经济;1995年06期
8 魏淑珍;亚太地区石油供需情况[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年06期
9 许永发;加强和改善石油供需平衡宏观调控的几点认识[J];中国能源;1996年04期
10 于民;对我国中长期石油供需前景的几点看法[J];石油企业管理;199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雅俊;未来20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N];中国石化报;2006年
2 王新言;未来20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见习记者 禹媚;中山石油供需正常[N];中山日报;2008年
4 钱春弦;我国石油供需形势有望趋好[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钱春弦;今年我国石油供需形势有望趋好[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钱春弦;我国今年石油供需形势有望趋好[N];中国信息报;2006年
7 路虎;石油供需平衡摇摇欲坠[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陈倩;厉行节约 缓解石油供需矛盾[N];中国石油报;2004年
9 成锋;世界石油供需矛盾迷题难解[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萧羡;石油供需已趋于平衡 为何上半年油价有涨[N];中国石油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震;中国石油供需趋势预测及石油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1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89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