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及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农机产品 + 出口 ; 参考:《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6期
【摘要】:本文利用66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目标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产值、进口国农业产值、进口国人均GDP、优惠贸易制度安排、共同边界和进口国环海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劳均耕地面积是主要限制因素;从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机工业、实施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和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促进农机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66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port target countries from 2003 to 2012,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gravity mode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xport trade in China, and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otential of export trade flow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put valu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in China, the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 of importing countries, the per capita GDP of importing countries, the preferential trade system arrangement, the common border and the sea circumference of importing countries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promote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in China. The geographical distance and the average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the importing country a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in China still has certain development potentia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otal export volume.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xpor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s, such as vigorously develop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of "going global"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formulation of trade rul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303125)“我国农业要素禀赋相对稀缺性动态变化及农业技术创新反应滞后性研究” 农业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亚洲农机技术需求与中国农机企业‘走出去’战略规划编制” 农业部国合司委托项目“中国农业装备技术‘走出去’规划编制”
【分类号】:F426.4;F75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蕾;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2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中国与印度农机产品的出口贸易及竞争力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11期
3 吴丹;;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与潜力: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5期
4 张会清;唐海燕;;中国的出口潜力:总量测算、地区分布与前景展望——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1期
5 连小璐,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6 连小璐;田志宏;韩鲁佳;汪懋华;;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价值变动的测算与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5期
7 王娟;孔玉生;侯青;;中国对东盟投资与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J];经济问题;2013年02期
8 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2期
9 潘向东;廖进中;赖明勇;;进口国制度安排与高技术产品出口: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5年09期
10 卢现祥;马凌远;;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琳;李文强;;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大陆水产品出口市场布局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2 刘咏蓓;;中国对东盟地区贸易流量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3 冯建英;穆维松;张领先;傅泽田;;基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农机市场需求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4 魏巍;;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FTA贸易扩大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5 黄爱莲;;基于引力模型的中越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6 赵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杨文丽;李晓钟;;基于美国数据的食品包装安全法规效应分析[J];包装工程;2012年11期
8 安烨;李秀敏;张立学;;贸易引力模型对东北亚五国的实证检验及贸易潜力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李玉举;应用引力模型评判区域贸易安排与出口增长[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10 田贞余;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志娜;;中国与南非工业制品出口的竞争性: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非洲研究2013年第1卷(总第4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军红;中国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津汝;制度变迁下的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乔晶;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及可持续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凌华;基于农产品贸易的中韩FTA可行性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孙丽江;中国对外贸易的本土市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孙莹;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潘向东;高技术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制度安排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中国柑橘类鲜果出口贸易流向与流量的制约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罗春华;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省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夏兵玉;中—日自由贸易区可行性与对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春梅;区位优势分析视角下我国服务业FDI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崔昒晚;建立韩中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静;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估计[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建蕾;中国对日本水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9 李卫佳;FDI对长三角食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戎梅;我国物流效率的贸易效应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爱莲;;基于引力模型的中越入境旅游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2 李玉举;应用引力模型评判区域贸易安排与出口增长[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3 周毓萍;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的政策取向[J];财金贸易;2000年07期
4 范爱军;李菲菲;;山东省对东盟贸易流量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5 苏定东,徐康宁;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价值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1期
6 熊启泉,杨十二;重新审视进口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02期
7 赵雨霖;林光华;;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的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2期
8 陈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单国模式”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1期
9 朱前;中国与印度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年03期
10 万年庆;张立生;;基于引力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规模预测模型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连小璐;我国农机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洁;王雪昆;;基于引力模型的大陆与台湾贸易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1期
2 马凌远;李晓敏;;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9年05期
3 许娟;;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构建引力模型[J];商场现代化;2010年19期
4 方文全;;沪港双城记: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5 郝景芳;马弘;;引力模型的新进展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6 李亚波;;中国与智利双边货物贸易的潜力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7期
7 白玉莹;刘彩红;;我国果蔬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基于引力模型[J];商;2013年14期
8 田东文;王方明;;基于引力模型的双边贸易流量计量研究——对包含中国数据样本的适用性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9 李玉举;应用引力模型评判区域贸易安排与出口增长[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10 田贞余;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涛;张明;覃东海;;东亚的贸易一体化模式:一个引力模型的验证[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武艺;吴小根;;旅游地引力模型分析研究[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4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谢国立;;引力模型在城市交通流量分布预测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6 王海龙;;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圈辐射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余淼杰;;发展中国家间的民主进步能促进其双边贸易吗——基于引力模型的一个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郝景芳;基于面板数据引力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朱海霞;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食用油籽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张英涛;生产外包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锦霞;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文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徐昌瑜;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郊区城镇土地利用增长及其空间耦合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宋月明;基于引力模型的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孙旭;华商网络对FDI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5 徐苏妃;基于引力模型的桂越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6 衡丽花;引力模型在ISP吸引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7 孟洁;基于引力模型的辽宁省利用FDI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8 杨泓渊;民营企业FDI环境因素与引力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潘超;基于引力模型的中俄林木产品贸易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10 赵亚林;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09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00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