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制造业升级中劳动力需求趋势与质量结构研究——基于灰色理论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3 17:09

  本文选题:劳动力 + 制造业升级 ; 参考:《工业技术经济》2015年02期


【摘要】:当前制造业发展面临转型压力,匹配的劳动力支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理论的GM(1,1)模型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劳动力数量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并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劳动力质量结构相关的9个因素进行灰色绝对、相对及综合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但涨幅不高;劳动力成本、RD经费投入、职业技术教育、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与劳动力质量结构关联较大。最后,为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文章提出了优化劳动力质量结构的政策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facing the pressure of transition,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matching labor support.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GM1 / 1) model of grey theory to predict the trend of labor deman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use the grey relational model to analyze the nin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structure of labor force by grey absolute, relative and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labor demand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but the increase is not high, and the cost of labor i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labor quality, such as R D investm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so on. Finall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structure of labor forc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人力资源特征的河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gh-397)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农民工职业教育回报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JKGHC-0067)
【分类号】:F424;F24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军;刘志彪;;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动力、影响与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11期

2 卢福财;罗瑞荣;;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以中国第二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3 王炜;孙蚌珠;;劳动力供需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1996~2011年的数据[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4 赵息;王伟红;王伟鹏;;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的灰色预测——以山东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5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6 杨进;明航;;我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11期

7 闵惜琳;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人才需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6期

8 胡迟;;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J];经济纵横;2013年01期

9 金三林;朱贤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J];经济纵横;2013年02期

10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J];教育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义国;;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2 陈久月,余承安,陈海鹰,王红涛;小麦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5期

3 朱卫生,程守忠;宿9604小麦新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4 孙红忠,高振魁;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动态变化的灰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5 孙宪印,吴科,钱兆国,丛新军,沙英,邢丽云;灰色关联度在多穗型小麦高产育种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6 刘凤洲,郭凌云,王秋玲,刘艳,张桂花,谷传彦,马效红,庄洪锋;灰色局势决策方法综合评价小麦新品种[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7 赵淑贞,卢金宝,程海卫,莫军;海岛棉目标性状和品种间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8 崔春红;王阳;;棉花产量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9 叶彩霞;吴松强;秦政强;;农民消费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曾维林;;基于GM(1,1)灰色模型的江西省农村人均年收入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孝红;吴姝芹;申涛;范勇;;灰色预测控制及在篦冷机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崔凯;曹卫华;吴敏;王春生;;面向综合生产目标的铅锌烧结过程智能建模与优化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赖红波;王建玲;;新浙商转型与第二次创业:基于网络关系重构的视角[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4 乔辉;;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城市环境噪声主要影响因素[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黄绪全;黄战;李成忠;唐振达;梁素萍;吴水亭;覃创建;袁洁;陈佐雄;韦海;唐雯青;韦春;许忠宝;;中小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的应用[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6 张筱旋;叶剑;朱珍民;王冠男;;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旅游偏好挖掘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poster】[C];2011年

7 钱锋;;基于灰色系统方法的产品价格预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明虎;卢文良;李文会;郑辉辉;;客运专线简支梁上拱变形灰色预测方法[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9 多淑杰;;产业区域转移模式形成的理论模型分析[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文举;费敏锐;;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目标快速定位方法[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和平;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罗晓清;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张洁;综合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7 沈利娜;广西果化石漠化监测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8 白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审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海涛;基于供应链的中国石油资源安全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春晖;先进制造系统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春华;基于顾客价值导向的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测评模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倪立诚;企业并购中应用灰色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目标企业选择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潘冬梅;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建设人才需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白雪;世界油船订单量的波动及其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秦真珍;露天矿边坡变形灰色系统预报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夏青青;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成因及预测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周媛媛;基于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冯晓华;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中国石油进口供应链风险评价及战略对策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若雪;;人力资本、技术采用与产业结构升级[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2 孙睿君;李子奈;;不同期限类型劳动合同的工资决定机制及差异——基于中国家庭住户收入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3 肖鸣政;郝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中国之路[J];中国人才;2008年09期

4 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5 王文博,陈昌兵,徐海燕;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02期

6 李永浮;鲁奇;周成虎;;201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7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8 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9 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10 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金辉;[N];经济参考报;2012年

2 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 安徽省宿州市委党校 吴曜圻 解维领;[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 方家喜 白田田;[N];经济参考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东;;基于灰色理论的个人成才因素评定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郭子雪;张虎;于强;;基于灰色理论的应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王贵成;;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南省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刘鸿基,孟祥恪;灰色理论在教育规划中的应用[J];黄淮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年S3期

5 管继春;灰色理论对我国速滑成绩提高因素的研究及在训练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6 彭学君;刘书华;;基于灰色理论的高校学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张长征,姚成玉,李侃,王会波;基于灰色理论的高层次人才规模的预测[J];教学研究;2004年06期

8 田冲;薛春善;;灰色理论在大学生生活费用预测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江涛;周泓;;基于灰色理论的商业银行技术风险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蒲源淼 ,王定忍;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中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J];三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专辑);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亭;陶振宇;;灰色理论在洞室围岩收敛变形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2 高尚;庄凤庭;;基于灰色理论的裁判员评估[A];第九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黎斯思;袁增伟;毕军;张玲;;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能源预测及供需形势分析[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万寿庆;;基于灰色理论的卡尔曼滤波[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晓f^;;应用灰色理论评价工科数学理论体系[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陆四海;;灰色理论与概率论和模糊理论对比分析[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王坚;王继刚;高井祥;;灰色理论在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曾波;刘思峰;;基于Visual C#的灰色理论建模系统及其应用[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周静;周雁翎;李厚伟;赵俊朋;魏进才;;灰色理论在肇庆地区干旱预测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0 赵金楼;康正;;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建伟;基于灰色理论的在线油液监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罗晓玲;灰色理论在机场多传感器航迹融合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3 丁倩;基于灰色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房地产预测模型及其实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刘朋;灰色理论在西北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5 吴芸;基于灰色理论的酸雨经济损失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6 成晓宁;基于灰色理论的网络购物预测系统及应用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7 胡春兰;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春林;基于灰色理论的非正常航班运行管理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3年

9 刘柱;灰色理论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赵闯;结合灰色理论的BP神经网络猪肉价格预测的建模与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14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014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