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关系分析
本文选题:长三角 + 劳动力流动 ; 参考:《企业经济》2015年05期
【摘要】: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2000-2012年长三角两省一市间制造业的同构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水平总体呈下降态势。利用人均净收入差距间接测算了同时期长三角劳动力的流动强度。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强度呈逐年增大的发展态势。本文基于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劳动力流动强度与制造业同构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长三角劳动力流动强度的增大,省际制造业的同构水平呈下降趋势,这样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明确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Abstract]:The isomorphism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tween two provinces and one 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2000 to 2012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coincidence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isomorphism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s de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labor mobil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s indirectly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er capita net income g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nsity of labor flow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Based on panel data econometr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flow intensity and manufacturing isomorphism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labor mobility intens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isomorphism level of inter-provinci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ends to decrease, which has certain valu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labor mobility on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教务处;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从低端同构到有序分工: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升级的路径研究”(批准号:13YJA630095)
【分类号】:F249.21;F4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王志华;陈圻;;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4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王红霞;;要素流动、空间集聚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定量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12期
6 范剑勇;姚静;;对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水平的判断——兼论地区间产业是否存在同构化倾向[J];江海学刊;2011年05期
7 金戈;;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同构问题再考察——基于雁行模式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8 武晓霞;任志成;;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劳动力流动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纪韶;朱志胜;;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存;;湖州市在杭宁经济带崛起的产业整合[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2 陈跃刚;吴艳;;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3 张军民;张欣然;李茹茹;李彩霞;;新疆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转移互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4 陈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特征问题与建设构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蒋长流;张欣;程霞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问题及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汪飞;何海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7 石来兵;宁志钢;;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结构趋同性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8 李娜;;基于集群效应的产业趋同评价[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9 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一个基于长三角产业集聚演化的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邱风;朱勋;;长三角地区产业重复投资与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建华;;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再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于东平;区域软环境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关系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8 周一欣;西北地区工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曾光;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彦兵;浙江制造业投资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彭深;基于锦标赛模型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冯薇;地区竞争格局下的产业同构及其演化路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问倩玮;区域产业集群政策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张佳伟;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趋同效应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吕怿南;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异同和城市间功能关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潘;深莞惠产业同构化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静;泛长三角区域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祖会英;长江三角洲深度一体化发展中利益均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华;陈圻;;测度长三角制造业同构的几种方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2 厉无畏,王慧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3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4 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5 邱风,张国平,郑恒;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6 金碚;吕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7 刘渊;长江三角洲实施知识产业战略的若干策略[J];管理世界;2001年04期
8 陈建军,姚先国;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沪经济关系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9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10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范剑勇 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亚;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劳动力迁移机制与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2 Kenneth Roberts;王冉;;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形势及其变化——从历时最久的流动中得到的启示[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3 陆铭;;用经济学书写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J];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06期
4 黎育松;;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规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刘强;翟印礼;;小城镇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网络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年06期
6 侯晓莉;;当东西欧相遇——欧洲劳动力流动状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08期
7 龚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19期
8 张利萍;邸敏学;燕晓飞;;国外劳动力流动与教育互动及其启示——以英国、美国和德国为例[J];理论探索;2008年01期
9 姚旦杰;;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5期
10 刘晓英;;我国广义劳动力流动的两种形态[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劳动力流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2 周重阳;;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悖论——基于两种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焦斌龙;孙晓芳;;自主性流动:我国劳动力流动新阶段[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2):——稳中求进的中国经济[C];2012年
4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小鲁;;区域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A];政府转型与统筹协调发展——2004中国改革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博;;劳动力流动城乡统筹研究[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一鸣;李萍;;劳动力流动与二元经济收入差距变迁——一个动态化模型及其在中国的检验与修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燕凌;;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流动解释——基于35个村庄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田玉军;李秀彬;郝海广;;农业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撂荒的影响——一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童玉芬 王红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口经济研究所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力流动的经济社会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1年
2 余桔云;促进劳动力流动必须完美社会保障[N];经理日报;2004年
3 高岩辉 刘科伟 张晓露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劳动力流动迁移理论的主要流派[N];中国人口报;2009年
4 肖卫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张小溪;美国劳动力流动规模逐年减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N];甘肃日报;2005年
7 张镝 作者单位 鞍钢党校;劳动力流动分析[N];鞍山日报 ;2005年
8 本报记者 裴建素;探求劳动力流动新趋向[N];石家庄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祝振强;劳动力流动呼唤就业质量提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宋蕾邋王羚;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出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马少晔;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的城乡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再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5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乾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地区发展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7 宋瑜;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爱婷;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斗星;我国区域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09年
2 肖振兴;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马辉;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饶e,
本文编号:206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06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