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otal output valu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37 industrial industries in 18 prefectural cities from 2006 to 2012 in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of Northeast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change in industrial industries by using the LMDI four-factor decomposi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is still rising, but the tot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industry is obviously decreasing, and the energy intensity is decreasing. In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 or coal consumption.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 industry scale in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is the pulling factor of carbon emission increase of old industrial base industrial enterprise.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industry energy intensity changed from the initial pull factor to the later restraining factor. Industry energy structure is industrial enterprise carbon emission increase pull factor.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老工业基地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12XJY016),“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及优化政策研究”(13BJY024)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中国技术创新宏观绩效一般均衡分析及政策优化研究”(2012BS13) 重庆工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自主创新宏观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1255019)
【分类号】:F427;X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雷厉;仲云云;袁晓玲;;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2 张伟;张金锁;邹绍辉;许建;;基于LMDI的陕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3 任晓松;赵涛;;中国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间动态因果关系研究——以扩展型KAYA公式为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3期
4 李绍萍;王倩;刘洋;;基于LMDI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张占贞;;基于KAYA模型的青岛市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正革;谌仁俊;;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涂永前;田军华;;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障碍与出路[J];南方金融;2012年11期
3 袁晓玲;李政大;刘伯龙;;中国区域环境质量动态综合评价——基于污染排放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4 涂正革;王玮;;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何维达;张凯;;我国钢铁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1期
6 邢玉升;曹利战;;中国的能耗结构、能源贸易与碳减排任务[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3期
7 张旺;周跃云;;北京能源消费排放CO_2增量的分解研究——基于IDA法的LMDI技术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8 张先锋;韩雪;张庆彩;;基于偏最小二乘模型的碳排放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9 袁晓玲;班斓;杨万平;;陕西省CO_2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10 郭少康;;基于碳排放LMDI分解的广西财政政策选择与优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贾敦新;金贤锋;邓仕虎;;基于GIS技术的控规方案预含碳排放量估算及评估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2 张俊峰;程龙;董捷;;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因素分解研究[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刘瑞翔;姜彩楼;;从投入产出视角看中国能耗加速增长现象[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4 庞军;徐梦艺;张浚哲;闫玉楠;;中美、中欧及中日间贸易隐含碳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5 吴大磊;赵细康;王丽娟;陈梦桑;王彦斐;曾云敏;石宝雅;;广东工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机制—基于LMDI法的实证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川;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3 徐军委;基于LMDI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周五七;碳排放约束的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孟明;中国能源消费低碳化发展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姚西龙;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刘亦文;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9 张丽君;城市碳基能源代谢结构分异与演变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10 王萱;中国碳生产率变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进生;基于碳排放效应因素分解的低碳城市化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2 王斌;河南省节能目标运行预测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3 徐香勤;产业结构优化对河南省“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朱高洁;北京市低碳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虞琛平;基于DEA的乙烯过程能源效率分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6 胡美注;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南昌城市发展问题探索[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秦川;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申松林;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9 苏小龙;中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型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隆祥;我国建筑低碳化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永刚;任宏;况明s
本文编号:2308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08474.html